•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韓國召見日本大使 抗議日方“經濟報復”措施

2019-07-02 08:4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日本、韓國特約記者 郭偉民 劉晨】日本經濟産業省7月1日宣佈,將加強3種半導體核心原料對韓國的出口管制。對於韓國出口的心臟産業——半導體和液晶顯示屏來説,這不啻于當頭一棒。韓媒用“進入緊急狀態”形容韓企的反應,韓國政府的回應也相當強硬——召見日本大使抗議,敦促日本取消相關措施,並表示將採取訴諸世貿組織等反制措施。風波不斷的日韓關係再掀驚濤駭浪。在韓方看來,這是日本對韓國大法院就日本強徵勞工案判決的“經濟報復”。雖然日本否認這種説法,但就連日媒也擔心,一直聲稱維護自由貿易的日本這樣做會招致外界批評。特別是,日本擔任主席國的G20大阪峰會剛落下帷幕。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成允模1日批評日方做法與G20大阪峰會聲明中“構築自由、公平、平等的投資環境”的精神背道而馳。

  據日本共同社1日報道,日本加強出口管制的是用於半導體清洗的高純度氟化氫、用於電視機和智慧手機顯示屏的氟化聚酰亞胺和涂覆在半導體基板上的光刻膠等3種材料。目前,日本對韓採取出口手續簡化的優待措施,但擬從本月4日起將韓國剔除出優待名單。這意味著,日本供應商今後每次對韓出口都必須向政府申請,審查時間通常為90天左右。日本《讀賣新聞》評論説,由於日本政府基本不會批准申請,這實際上等於禁止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

  目前,日本的氟化聚酰亞胺和光刻膠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90%以上,高純度氟化氫産量也佔全球七成。受此消息衝擊,韓國三星電子股價1日下跌0.85%,LG電子跌3.28%,在亞太股市普遍上漲的情況下,韓國綜指下跌0.88%。韓國《中央日報》援引商界相關人士的話説,“在製造業中,哪怕缺少一樣核心材料,都會導致所有程式全部停轉”。

  “出口管制制度建立在信任的國際關係基礎上”,日本經濟産業省1日解釋它們的做法時稱,在經過相關部門的檢視後,必須説“日韓互信關係已經明顯受損”。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還考慮將韓國從放寬出口管制的“白名單國家”中刪除,收緊可能威脅國家安全的尖端技術和電子零部件産品等對韓出口。該“白名單”包括的都是日本在安保層面的友好國家。相關程式則于7月1日啟動。

  韓聯社評論稱,日本經濟産業省等於明言此舉是針對韓國最高法院強徵勞工案判決的報復措施。去年10月,韓國大法院對歷時13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強徵勞工案作出終審判決,裁定新日本制鐵向4名原告每人支付賠償金1億韓元(約合58萬元人民幣)。這是韓國法院首次作出要求日本企業賠償戰時被強徵勞工的判決。

  韓國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洪楠基1日主持召開部長級會議商討此事。韓聯社報道説,韓國産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成允模在會後將日本的對韓出口管制定性為經濟報復,並深表遺憾。他説,韓國政府一直努力在經濟領域與日本保持互惠合作關係,但日方針對韓國大法院判決的經濟報復措施,違反三權分立常識和民主主義原則的做法。限制出口違背世貿組織基本原則,韓國將採取包括訴諸世貿組織在內的反制措施。

  1日下午,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長)趙世暎召見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抗議日本政府的經濟報復措施。趙世暎對長嶺安政説,日方這種措施不僅不利於相關産業發展,也可能對兩國關係産生負面影響,對此表達深刻憂慮和遺憾,敦促日本取消該措施。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