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建銳評】宣傳幹部要開動腦筋、勤思善想

2019-07-01 20:11:00
來源:黨建網
字號

  【導語】

  增強“四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四力”,履行好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職責使命。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之際,宣傳思想工作者既要身體力行帶頭學習實踐,又要對標中央,關照全黨,及時宣傳發現在主題教育實踐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事跡和模範人物,以榜樣的力量鼓舞廣大黨員幹部,還要深入研究搜尋問題、及時督促糾正,這就更加迫切需要增強宣傳思想工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增強“四力”既是目標要求,又是工作方法,是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者擔當使命的重要法寶。本期刊發“四力”教育實踐系列評論文章之四,敬請關注。

  宣傳幹部要開動腦筋、勤思善想

  特約評論員 咏 頡

  (一)“心之官則思”。孟子在兩千年前就鮮明揭示了頭腦的功能,賦予了人思與想的使命。

  大腦是思考的器官,腦力是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科學思維、理性思考而作出細緻分析、準確判斷的能力。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腦力,倡導勤學善思、開動腦筋。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會議上講到,腦筋“是思想器官,這個器官專門做一項工作,就是‘想’”,“我們全黨要提倡想問題”。鄧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中指出,“今天,我主要講一個問題,就是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把解放思想提升到歷史新高度。習近平同志在不同場合也多次強調,“勤學更應善思”,“聯繫實際,開動腦筋,對現實中的疑惑進行深入思考”,在動腦用腦中提高能力素養。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屬於腦力勞動、精神勞作,腦力指揮著腳力、眼力、筆力的發揮,在“四力”中居於統攝地位。增強腦力就是要開動機器,讓腦筋動起來、活起來,不斷增強思想力、思辨力、思考力、思維力,為更好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提供堅強思想政治保證。

  (二)“哪有思想,哪就有威力”。思想力是腦力的核心內涵。增強腦力,最關鍵的就是在思想理論上強起來。

  我們黨是以“筆桿子”、“槍桿子”起家的,而“筆桿子”和“槍桿子”都是靠“腦瓜子”指揮的。從黨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一百年來,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而新時代中國的繁榮發展,將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

  宣傳幹部從事的是傳播先進思想、引領風氣之先的教育工作。給人以星火者,必懷火炬。廣大宣傳幹部只有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這項看家本領,練就在理論上、筆頭上、口才上的“幾把刷子”,才能以己昭昭、使人昭昭,才能打牢思想之堤、築牢精神支柱、夯實事業根基。

  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理論體系。當前,宣傳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下苦功夫、下笨功夫、下硬功夫,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從中汲取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把科學理論轉化為清醒的思想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並以其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努力讓這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飛入尋常百姓家”、走進千家萬戶中。

  如果思想蛻化變質,“筆桿子”“槍桿子”就容易失去方向,甚至會掉轉槍口對準自己。當年蘇共搞“指導思想多元化”、自我解除思想武裝,那些精心培育的思想精英,由原先所謂“堅定的列寧主義者”搖身一變成為反對所謂“集權主義”的鬥士,成為社會主義蘇聯的掘墓人。

  理論之樹常青,武裝之路常行。越是時代變革、對象多元、環境複雜,宣傳幹部越是應保持“思想危機”“本領恐慌”意識,越是要煉就思想上的“金剛不壞之身”,持之以恒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創作生産更多思想性強、喜聞樂見、為人稱道的理論文章、新聞報道、文藝作品和文化産品,不斷培植人們的精神家園,學而思、學而信、學而行,確立思想理論的“定盤星”、堅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

  (三)“有想像力而沒有鑒別力是世上最可怕的事”。增強思辨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是腦力建設的必修課。

  是與非、對與錯、黑與白、曲與直,涉及黨的基本政治路線、重大原則、重要方針政策,檢驗著我們的黨性原則。增強思辨力,解決的就是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定力問題,反對“墻頭草”“騎墻派”,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

  思辨力的缺失、政治立場的偏移,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有過慘痛教訓的。當年,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在經歷血與火的洗禮後,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有的為革命獻出了生命,如陳潭秋、何叔衡、鄧恩銘;有的脫黨,甚至叛黨投敵,如陳公博、周佛海成為了臭名昭著的漢奸,張國燾在另立“中央”未得逞後隻身投靠國民黨,從事反共活動,自絕於黨和人民。

  增強思辨力,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今時代,宣傳思想工作面臨不少複雜情況,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價值觀念多元多樣,雜音噪音不時出現,爭奪人心的鬥爭從未止息。特別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日益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敵對勢力更加坐立不安,加緊施壓促變。形勢越是複雜,越要增強思辨力,大是大非面前頭腦清醒,干擾誘惑面前眼明心亮,對錯誤思想、錯誤觀點敢於發聲、敢於亮劍,決不能做“謙謙君子”,信奉什麼“得罪人”的事不幹,“討人嫌”的話不説,生怕沾上塵土,當無原則無立場的老好人,更不能做臨陣的逃兵。

  歷史已經證明,我們從事的是一份偉大的事業,但前進的路途從來就不會一帆風順。作為黨的宣傳戰士,我們必須始終聽黨指揮、忠誠履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憂黨,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四)“學而不思則罔”。思考力是腦力的重要內容。只有具備獨立思考和分析研究的一般能力,才能總結世界規律,探究事物本源,得出科學結論。

  馬克思倡導“思考一切”,並切實踐行了這一點。他一生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揚棄中,廣泛鑽研哲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人類學等,在研究的每一個領域都有創造性的發現。25歲就撰寫了《黑格爾法哲學批判》,26歲撰寫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27歲撰寫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28歲撰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29歲撰寫了《哲學的貧困》,30歲撰寫了《共産黨宣言》,在青年時期就創造出十分豐碩的理論成果,登上了人類思想的高峰。

  思考往往與問題相伴而生、催化而深。宣傳思想工作向來是在不斷發現並解決問題中創新發展的。一部宣傳思想工作史,就是一部不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歷史。建黨近百年來,宣傳思想戰線圍繞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人物、時代主題、主要矛盾,宣傳群眾、動員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為服務中心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宣傳思想工作還面臨不少補短板、強弱項的任務,比如,理論學習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亟待增強,媒體融合還沒有實現從“相加”向“相融”的轉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需進一步落細落小落實,優質文化産品供給能力不足,等等。只有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把握問題的實質和成因,探尋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才能在破解難題、補齊短板中實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

  思考如同鐘錶的發條,只有經常擰緊了,鐘錶才能保持運轉。作為人類靈魂工作者,宣傳幹部只有時刻保持問題意識,“上緊發條”、勤於思考,用新觀念認識問題,用新方法研究問題,用新思路解決問題,才能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推動宣傳思想工作邁上新臺階。

  (五)“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思維力是腦力的重要特徵。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五大思維”。這啟示宣傳幹部敢於打破思維定勢、路徑依賴,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方法、載體手段,防止出現“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的情況。

  戰略思維體現的是全局性、預見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職責。宣傳幹部增強戰略思維,就是要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下功夫,把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置於大勢下審視考量,放在大局中謀劃推動,善於從政治上認識和判斷形勢、觀察和處理問題,不斷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創新思維體現的是時代性、創造性。宣傳思想工作是在人的頭腦裏搞建設,尤為需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現在,我們工作的外部環境、社會條件、工作對象已大不一樣,一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卻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曾經,網路只是科技“宅男”,現在卻是大眾“網紅”。宣傳工作不觸網、不懂網、不用網,就寸步難行。宣傳幹部增強創新思維,就是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大局的要求、對象的變化、技術的進步,把創新的思想觀念、方法要求,像基因一樣內化到骨子裏,真正踐行到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每個領域和環節中去。

  辯證思維體現的是科學性、方法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點多線長面廣,宣傳幹部增強辯證思維,就是要找準“牛鼻子”,學會“彈鋼琴”,打好“組合拳”,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將點上突破和面上推開相結合,善於樹典型出亮點,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對確定的重點工作,堅持工程化實施,項目化推進,品牌化打造,虛功實做、久久為功。

  法治思維體現的是規範性、公正性。依法治國是基本方略,宣傳幹部增強法治思維,就是要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宣傳思想工作中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現在,宣傳文化系統的幹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有的還掌握了一定的資源配置權、輿論監督權、評審獎勵權,需要認真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守住守牢法律的紅線底線。

  底線思維體現的是原則性、安全性。居安而思危,有備則無患。宣傳幹部增強底線思維,就是要堅決守好宣傳思想工作底線,從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有守、有為、有擔當,決不能在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上犯錯誤、出偏差,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問題和風險防控的能力,為黨和人民牢牢守好意識形態領域這塊至關重要的“責任田”。

  (銳評出品,皆為原創,如蒙垂愛關注轉發,務請註明轉自黨建網或黨建網微平臺,以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