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理論強黨】辛向陽:從三大邏輯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019-07-01 20:10:00
來源:黨建網
字號

從三大邏輯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辛向陽

  作者簡介:辛向陽,中共黨員,山東安丘人,法學博士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2年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當選為國家社科基金評委。2015年評為中宣部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16年評為中組部、人社部的“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進行了全面闡述。深入學習《綱要》精神,應當從歷史邏輯、現實邏輯和未來邏輯上來科學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一、從歷史邏輯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趨向,更是人民創造歷史的必然選擇

  《綱要》一再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它是在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偉大實踐中得來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的持續探索中得來的,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九十多年的實踐中得來的,九十多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這一歷史進程告訴我們,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使中華民族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是在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得來的,世界社會主義經過了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發展的歷程,又經歷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五百年後的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蒸蒸日上,一派生機盎然;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傳承發展中得來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從歷史中得來的,但不是守株待兔得來的,而是通過偉大奮鬥得來的,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不斷進行偉大創造得來的,是曆盡千辛萬苦得來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後,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在嚴峻考驗面前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黨的十六大以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二、從現實邏輯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質是科學社會主義,既有總體佈局和戰略佈局,又有四大自信

  《綱要》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別的什麼主義。這一論斷的提出是有很強現實針對性的。近些年來,國內外有些輿論提出中國現在搞的究竟還是不是社會主義的疑問,有人説是“資本社會主義”,還有人乾脆説是“國家資本主義”“新官僚資本主義”。甚至還有人説是“原始積累的資本主義”“野蠻的資本主義”。總之,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扣了很多頂帽子,試圖讓中國改向、改道,改到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針對這些説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鮮明地指出,這些都是完全錯誤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根基,離開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那就不成其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要統籌推進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戰略佈局。《綱要》指出:“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相互促進、統籌聯動,從全局上確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規劃和部署。這兩大佈局都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要求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相協調,推動生産關係與生産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這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在實踐和認識上不斷深化的重要成果。“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是我們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我國發展新特徵確定的治國理政新方略,是深刻把握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而提出來的。“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都是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科學把握,要求我們要樹立整體思維和戰略思維,把握長遠性和戰略性、整體性與系統性,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避免出現顛覆性錯誤。

  把握客觀規律的同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四個自信”。堅定“四個自信”能夠使我們發揮出沖天幹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位一體”構成的,道路是實現途徑,理論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新期盼都會在這一道路上不斷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足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始終為中國發展廓清迷霧、指明前進方向的思想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是既能夠保持國家政治穩定性,又能夠促進發展活力性的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三、從未來邏輯看,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豐富和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要一以貫之地把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到底

  《綱要》深刻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得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時與時俱進地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人類思想史上,還沒有一種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文明進步産生了如此廣泛而巨大的影響。習近平強調: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共産黨人的“真經”,“真經”沒念好,總想著“西天取經”,就要貽誤大事。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守正中推進理論創新。

  有了馬克思主義的魂,我們就能夠真正做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我們深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全黨同志只有保持充沛革命精神、革命鬥志,勇於進行偉大的自我革命,勇於把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了98年的偉大社會革命繼續推進下去,才能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更加強大、更有説服力的真理力量、道德力量。在未來,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和挑戰,無論取得什麼樣的偉大成就,我們都決不能因為勝利而驕傲,決不能因為成就而懈怠,決不能因為困難而退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往而不勝。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