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香港啟動系列慶祝活動 喜迎祖國和香港的“大日子”

2019-07-01 11:15: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線上
字號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劉志敏):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香港回歸祖國22週年,香港社會各界6月30日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創科潮流音樂嘉年華開幕典禮,從而拉開了全港一系列大型慶祝活動的序幕。

  本次嘉年華活動由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慶委會由40個代表香港社會各界的團體組成,成員來自不同界別。自2006年以來,慶委會每年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大型慶祝活動。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出席本次活動開幕典禮時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2週年,因此今年的系列慶祝活動意義非凡:“我很高興今日出席這個富有雙重意義的大型慶典,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2週年的大日子,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廣大市民參與,藉此加深市民對祖國的認識及共慶歡騰,我也很榮幸能夠為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揭開序幕。”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何靖在致辭中也指出,廣大香港市民在歡慶香港回歸祖國22週年的同時,也凝聚力量,展現出深厚的愛國之情,未來香港與祖國同發展共繁榮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這些慶祝活動吸引著數十萬香港市民參與,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香港同胞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建設美好共同家園的滿滿正能量,能夠感受到香港同胞一如既往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愛國情。我們堅信,香港與祖國同發展共繁榮的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一定會行穩致遠。”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6月30日出席了多場慶祝活動。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祖國的強大是香港發展的根本保證,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之下,香港的未來充滿了機遇:“最關鍵是看到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在國際舞臺上,方方面面都有著穩定健康的發展,這個是我們香港發展的最根本的保證。而且國家未來發展策略也對香港非常好,比如説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策略,比如説‘一帶一路’倡議,都為香港帶來很多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都認為我們要珍惜這些機遇,讓香港的有利方面和優勢可以儘量地發揮,所以我對未來的前途是很有信心的。”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余國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有著美好的將來,尤其可以在創科、金融以及市場化方面實現和內地的優勢互補:“總的來講,回歸祖國22週年,香港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是很成功的。在我們祖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不斷融入,我覺得我們的將來會更美好。香港本身有它的優勢,在配合大灣區發展上,比如創新科技、金融、市場化等方面,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機遇,我們投入進去,九個市、兩個特區,大家互動互補。”

  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繼續保持著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親身見證了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香港取得現在的成就離不開祖國,香港也在不同階段對祖國有著不同的作用和貢獻,在未來的廣闊發展前景中,香港需要發揮所長,繼續服務國家所需:“22年來,隨著國家的發展,香港在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包括我們成功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現在又有粵港澳大灣區給我們這個機遇,所以大家都非常看好香港的前景。其實香港一直跟國家的發展分不開,在不同時期香港可以為內地提供不同的服務,所以我覺得香港一直成功,就是因為我們在不斷轉變,在國家發展不同時期作出我們的貢獻。”

  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長期以來關心創新科技的發展,也同樣關心香港青年未來的發展。他告訴記者,未來香港應通過積極發展創新科技來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香港的經濟由於我們的歷史原因,是比較單一化的,主要重視金融和貿易,經濟新的增長點不夠,所以應該重點多發展創新科技,使得我們香港科技行業、科技事業可以慢慢發展起來,使得我們的經濟更加全面發展,對我們民生也有很大的改善。”

  黃玉山校長的呼籲也是香港社會各界共同的關注。因此,在今年慶祝回歸的系列活動中,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也響應政府號召,聚焦創科、青年和文化等主題。慶委會署理執行主席陳勇指出,香港市民參加這些慶祝活動也是對下一代的共同守護:“今年特區政府也在主推創新科技,再加上大灣區的創建,我們希望今年的主題就是Greater Bay Festival,就是創新科技的潮流再加上音樂文化的一個嘉年華,普天同慶,我們也希望為香港、為國家、為全球華人凝聚更多的正能量,讓大家都明白,我們要守護好自己的香港、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社區、自己的民族,希望未來守護好下一代,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發展前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