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阪會晤,習近平促中美回歸合作“初心”

2019-06-30 10: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近觀中國)大阪會晤,習近平促中美回歸合作“初心”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 張蔚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9日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大阪舉行會晤。兩國元首為下階段兩國關係發展定向把舵,同意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觀察近年來的中美關係可知,每次中美元首會晤或通話對兩國關係所作定位或就重大問題“對表”,都能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間中美關係專家認為,在雙邊關係遇阻的關鍵時刻,兩國元首及時就事關中美關係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中美經貿摩擦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再次凸顯元首會晤對中美關係的戰略引領,也向關心中美關係走向的國際社會釋放了積極正面資訊。

  會晤中,習近平指出中美建交40年來一個始終未變的基本事實,即“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表示“中美兩國雖然存有一些分歧,但雙方利益高度交融,合作領域廣闊,不應該落入所謂衝突對抗的陷阱,而應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強調“雙方要按照我同總統先生確定的原則和方向,保持各層級交往,加強各領域合作,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蘇格表示,習近平上述表態意在促使雙方回歸合作的“初心”。兩國元首共同確立“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這一雙邊關係指導原則,可以説為近來一直處於下滑狀態的中美關係踩了一腳剎車,阻止了雙邊關係進一步惡化的勢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認為,習近平的論述均涉及事關中美關係發展根本性問題,提供了當下認識和處理中美關係的正確路徑,為受到分歧困擾的中美關係注入了一些穩定性,指明瞭前進方向。

  “習近平強調中美‘不應該落入所謂衝突對抗的陷阱’,呼籲‘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展示了中國領導人對管控爭議、努力推動中美關係回歸正確軌道的誠意和信心。”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説。

  會晤中,兩國元首同意,中美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對中國出口産品加徵新的關稅。

  蘇格認為,中美都是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國,矛盾和分歧在所難免。重要的是兩國關係必須把握“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在前一階段因經貿摩擦中美關係負面因素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重啟磋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次會晤雖難以解決所有問題,但其為雙方團隊通過平等對話和談判解決問題指明瞭前進方向。

  針對經貿摩擦,習近平強調,“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分歧終歸是要通過對話磋商,尋找彼此都能接受的辦法解決”,特朗普則表示,“美方願同中方達成彼此都可接受的貿易協議,這將具有歷史意義”。朱鋒認為,雙方團隊應儘快消化吸收這些重要的正面訊息,抓住機遇,本著相互尊重態度促磋商回到正軌。

  習近平還闡述了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特朗普表示,他重視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關切,美方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多位專家認為,兩國元首圍繞臺灣問題所作表態篇幅不長,但意味深長。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國內出現一些由保守勢力推動的涉臺負面傾向,甚至有人在打“臺灣牌”,這是中方所不能接受的。

  “習近平闡述中方立場,意在讓美方知悉中方底線,防止誤判。中方絕不會接受美方對其所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進行模糊化處理。”朱鋒説。

  兩國領導人還談及朝鮮半島問題。習近平表示,中方支援美朝領導人保持對話接觸,希望美朝雙方顯示靈活,相向而行,儘快重啟對話,找到解決彼此關切的辦法。中方願為此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特朗普表示,美方重視中方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重要作用,願同中方保持溝通協調。

  蘇曉暉認為,朝鮮半島是體現大國協作的重要場合,中美保持溝通協調有利於推動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另一方面,這些年的中美交往也表明,如果雙方能在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密切協作,將不僅有利於問題本身的解決,也會成為推進雙邊關係的助力。她預期,半島問題可能會成為中美合作的一個好的增長點。(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