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

2019-06-29 10:3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馮維江(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關於世界經濟形勢和貿易問題的發言中宣佈,中國將進一步開放市場、主動擴大進口、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全面實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動經貿談判,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努力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決心。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是已經被新中國建國70年建設實踐,特別是40年改革開放實踐所證明的重要命題。在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中國正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這輪高水準開放具有怎樣的內涵和特徵,將引導中國這艘巨輪駛向怎樣的歷史水域,又會給全人類發展提供何種牽引之力、開闢什麼樣的進步航向,是全世界有識之士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中國的答案是明確的,即以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所謂高水準開放,不僅是要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還包括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規則等制度型開放,形成全面開放、共同開放的新格局。而高品質發展,則是要遵循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實現更加充分、更趨平衡的發展。

  一方面,高水準開放有助於實現更加充分的發展。從中國來看,雖然以經濟規模總量論已居世界第二,2018年國內生産總值(GDP)達到13.4萬億美元,是位列第三的日本GDP的2.7倍,但是從每人平均GDP來看2018年中國不到1萬美元,僅為同期日本的24%,還不到美國的15%,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的全球190多個經濟體的均值相比也要低35%,僅在其中居第72位,未來還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

  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的視角來看,新一輪高水準開放可以進一步釋放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增長動力,通過擴大生産要素配置規模和效益來拉動經濟增長。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宣佈的中國將“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更大規模增加商品和服務進口”等,就是更高水準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的重大舉措。

  從擴大規則等制度型開放的視角來看,新一輪高水準開放可以通過規則、標準、制度的優化和內外接軌來改善宏觀經營環境、創造有利於技術進步的制度條件,從而在不擴大資本和勞動要素投入規模的條件下也能實現産出的提升和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宣佈的“更大力度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國際合作”“更加有效實施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及“更加重視對外開放政策貫徹落實”等,都是推動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的戰略性安排。

  國際社會中,每人平均産出比中國低的國家和地區不少,綜合實力比中國弱的發展中經濟體就更多了。只要大家一起來擴大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甚至提升制度型開放,走相互開放、共同開放之路,就能夠形成在資源配置和制度與技術效率提升方面具備規模效應的高水準開放空間,就能夠把自身的增長潛力更好地挖掘出來,就有機會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更充分的發展。其他發達國家也可能參與進來,最終把高水準開放空間推向多邊或全球。屆時經濟全球化將走出低谷,迎來新的高潮,從而把全球經濟增長品質提升到新的水準。

  另一方面,高水準開放有助於實現更趨平衡的發展。經過多年較高速度的增長,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仍然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舊有的區域不平衡、城鄉不平衡和收入差距等問題依舊存在,供需或生産消費結構的不匹配等新問題又接踵而至。

  從區域發展情況看,省級行政區中2018年上海和北京的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都超過了6萬元,分別為64183元和62361元,但西部地區的甘肅和西藏僅有17488和17286元,最高者是最低者的3.7倍。從城鄉發展情況看,2018年中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比上年增長7.8%,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比上年增長8.8%,儘管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快,但其與城鎮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顯。從貧富差距來看,能夠獲得的最新官方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數超過0.4,按照國際標準大於0.4屬於收入差距較大的狀態。此外,從供需方面看,經過40年改革開放,中國人民生活水準總體有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現實和預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有極大提高,但供給端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不足,表現為無效和低端供給過剩,而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存在較大缺口。

  高水準開放能夠在相當程度上緩解或解決上述不平衡。通過向全球更大範圍內汲取高端生産要素、獲得市場空間,中國的內陸地區、農村地區可以比只從東部地區及國內城鎮尋求産業轉移和市場進入獲得更大的供需驅動,最終縮小全民收入差距。尤其在“網際網路+”造就的更“平”的世界裏,只要突破規則或制度造成的開放藩籬,物理或地域條件上的區隔就擋不住中西部和農村地區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步伐。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開放高地形成的經驗向全國推廣,也會加快上述進程。

  解決供需端不匹配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從根本上應對,另一方面也要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首創自中國的高水準開放新舉措,幫助中國消費者在家門口獲得全球中高端供給,同時也幫助世界優秀産品和服務提供商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進入中國大市場。習近平主席指出,發展不平衡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要始終從發展的視角看問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實施,有望通過器物和規則層面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形成高開放水準的國際廣域合作空間,進而對世界發展不平衡的解決和“一帶一路”參與國高品質發展的實現作出重大貢獻。

  《光明日報》( 2019年06月29日 10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