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銀行業加快升級科創服務能力

2019-06-28 16:38: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科創板改善了商業銀行客戶結構,為商業銀行增加了有核心技術及風險資本參與的優質客群。

  □ 科創企業服務需求多以投行業務為主,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及部分大型城商行可發揮集團優勢,借助體系內投資子公司及仲介機構的資源協同效應,為科創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目前,科創板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在科創板推進過程中,除了證券公司、投資機構外,銀行業金融機構也積極參與其中。比如,有的商業銀行通過理財資金參與科創板打新基金等形式,為科創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提供支援。同時,部分商業銀行還推出了服務科創企業的信貸方案,通過授信條件、風險容忍度及貸款利率等優化,為科創企業提供信貸支援。

  打造全週期綜合金融服務

  不久前,浦發銀行發佈了業內首個《企業科創板上市投行服務方案》。該方案提出打造“商行+投行”“境內+境外”“融資+融智+融技+投資”“貸、債、股、資”四位一體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

  浦發銀行行長劉信義表示,經過7年實踐探索,浦發銀行在服務科創企業方面,已具備了豐富經驗。目前,浦發銀行已在總行成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6家分行設立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7家科技金融重點分行,35家科技特色支行,形成了覆蓋全行的專業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浦發銀行的探索並不是個例。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企業需要的是全週期的綜合金融服務。“科創企業服務需求多以投行業務為主,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及部分大型城商行可發揮集團優勢,借助體系內投資子公司及仲介機構的資源協同效應,為科創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東方金誠首席金融分析師徐承遠表示。

  比如,為服務國家創新戰略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支援張江打造成為世界級高科技園區,上海銀行張江科創金融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據介紹,該中心將重點加快與張江集團搭建資源對接平臺,建立資訊共用機制,為張江區域的科創企業提供“線上+線下”的所有綜合金融服務。

  在浙江,針對科創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金融需求,杭州銀行也提供了“股債結合、投融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目前,杭州銀行已由總行領導牽頭組建科創板專項行銷小組並開發‘科創誠信貸’等全套科創板金融服務産品,配備科創板專屬産品經理研究市場動態及優化産品服務。截至6月中旬,經營範圍內科創板已受理客戶70家,杭州銀行訪客到戶32家,訪客率達46%,有結算或授信合作的18家,市場佔有率達26%。”杭州銀行有關人士説。

  提供更智慧金融支援

  一位城商行負責人坦言,推出科創板對於資本市場具有重大意義。直觀來看,商業銀行業務焦點是募集資金專戶之爭,但穿透表像就會發現,其實是商業銀行服務品質和能力的競賽。

  儘管如此,有不少業內人士坦言,金融機構服務科創企業仍存在一些難題。上海銀行有關人士表示,科創金融服務面臨銀企資訊不對稱、融資服務模式單一、融資成本高等痛點和難題,需要商業銀行提供“更智慧的金融、更專業的服務”。

  為了解決上述的痛點和難題,上海銀行主動對接上海及各地發展科創企業的相關政策,從産品、服務、渠道、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科創金融,包括將科創金融納入全行戰略規劃,在人力、財務、信貸等資源上傾斜;針對科創中小企業制定特別風險容忍政策;成立科技支行,打造科創金融的“旗艦店”和“試驗田”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上海銀行科技企業貸款餘額比年初增長37.9%。

  與科研院所緊密合作是部分銀行的選擇之一。就在今年6月份,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也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簽署了戰略合作,將探索以金融力量解決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痛點的方式和舉措。

  “目前,建行正在推進與多家戰略合作機構的合作,預計到6月末將陸續完成與10余家戰略合作機構的簽約揭牌工作,並實現對首批科創企業的信貸投放。”建行北京市分行有關人士説。據介紹,未來,建行北京市分行將利用其在資金、渠道、品牌、資訊撮合等方面的優勢,為科創企業提供由技術轉化到公司上市的全成長週期、全鏈條金融服務,構建債權與股權、金融與非金融、商業銀行與投資機構聯合的綜合服務體系。

  一些城商行也在實踐中找到了可行方案。威海市商業銀行在2011年成立了山東省首家科技支行。通過多年的實踐,該行發現了向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的可操作辦法。據該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借鑒“矽谷銀行”經驗,威海市商業銀行持續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借助“政府+銀行+擔保+創投”的銀政企、銀投企、銀保企和銀園企“四方聯動平臺”,將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努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

  倒逼提升風險防控實力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服務科創企業也有助於商業銀行轉型。“科創板改善了商業銀行客戶結構,為商業銀行增加了有核心技術及風險資本參與的優質客群,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其以傳統企業為主的公司客戶結構。”徐承遠表示,科創企業的主融資渠道偏向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將引導商業銀行加強投行業務服務能力,這與商業銀行輕資産發展道路一致。此外,科創企業的經營特質將引導商業銀行風控模式進行相應調整,除了財務報表以外,要更加看重企業行業特性以及成長性等方面。

  杭州銀行有關負責人同樣表示,商業銀行在科創板服務中是主動參與、積極創新的,但必須承認科創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將倒逼銀行提升風險控制能力。

  在杭州銀行上述負責人看來,科創板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是專利技術而非實物資産或規模經濟,因此要求銀行改變傳統評審邏輯,更加關注企業科研能力的産業化價值判斷。銀行要“精進內功”,通過搭建科技金融的專營體系與金融科技的數據平臺來平衡業務發展與風控控制。

  比如,杭州銀行通過科技文創金融的“五項單獨”機制(單獨的客戶準入標準、單獨的信貸審批、單獨的風險容忍、單獨的考核激勵、單獨的業務協同),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從而實現風險控制,還通過搭建金融科技數據平臺,摸索科創企業大數據篩選機制。除了基本的企業資訊和財務數據外,更將聯動政府、園區、創投機構和行業協會等機構的披露數據和企業智慧財産權、科研成果等外部資訊,運用科技力量,輔助風險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商業銀行服務科創企業的專業人才儲備不足。由於科創企業技術含量高,且更新換代快,而商業銀行當前缺乏具有服務科創企業相關經驗儲備的人才。同時,我國商業銀行不能直接從事投行業務,面對科創企業多樣化的投行服務需求,專業水準無法匹配,這也是目前商業銀行亟需解決的另一個難題。

[責任編輯:陳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