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借“共諜罪”打造“臺獨防線”?臺當局又玩火

2019-06-22 08:12: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借“共諜罪”打造“臺獨防線”?臺當局又玩火,挑起兩岸敏感神經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臺灣“立法院”19日三讀通過所謂的“國家安全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加重涉及“共諜”的刑責,並將“臺灣安全”維護納入網際空間。有島內輿論直言,通過加重“共諜”罪挑起兩岸敏感神經,這正是蔡英文明年選戰的主軸。

  三讀通過的“國安法”修正案大幅提高對所謂“共諜”的刑罰,為大陸勢力發展組織的刑期變為7年以上,成為法律“重罪”。據臺灣《中國時報》20日報道,“國安法”原本規定“不得為外國、大陸地區人士刺探、交付、傳遞秘密文書、圖畫或者發展組織”,三讀修正後處罰明確化,分為“發展組織”“洩露秘密”和“刺探秘密”三個層次,且視犯罪情節分別處罰。它規定,為外國人如美國人、日本人發展組織,刑期為3年以上、10年以下;但是若為大陸地區發展組織,刑期則變為7年以上,最重將被罰1億元新台幣。該報舉例稱,“新黨與陸生共諜周泓旭案”因為周是大陸籍,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人如獲罪,刑期就是以7年起跳。“國安法”修正條文的另一個重點是對“違法”軍公教人員採取金錢懲罰制度,他們將喪失退休俸,已支領者則需追繳回“國庫”。檢察官稱,之前臺退役少將許乃權被大陸人發展成為“共諜”,被判處2年零10個月有期徒刑,如果依新規定,許已領的退休俸就要被追回。

  值得關注的是,“國安法”修正案將“數字空間”納入臺灣安全維護,但未明確主管機關,也沒有具體做法,“仍是宣示意味濃厚”。據聯合新聞網報道,臺“行政院”此前已先後啟動兩波關於假消息的修法,至於是否啟動第三波,有黨政人士稱,現在沒有如此定調,但當局有意修正“數字通訊傳播法”,希望與網路平臺業者合作,在網路上注記“假消息”。蔡英文20日在臉書稱,“調查局”去年偵破52起跟“國安”有關的“共諜”案件,涉案者達174人,代表當局正積極地處理“中國的滲透”,像3月11日召開“國安會議”提出“三道防護網”,迄今100天內,共進行“國家安全法”“國家機密保護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修法,“我們不能接受惡意的方式,利用臺灣的自由來傷害臺灣的自由,我們不會放任不管”。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分析認為,民進黨當局借修訂“國安法”打擊網路假新聞是幌子,維護政權才是真正目的,而且模糊不清的界定方式更會造成網路上草木皆兵的恐慌。他直言,蔡英文這一系列修法,顯示出對自己執政成績缺乏信心。曾因“國安法”被告的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稱,“國安法”規定模糊,給了當局過大的行政裁量空間,“以維護國安名義來打擊反對言論”。20日,全臺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李來希在臉書稱,談權利時要軍公教“從低與一般百姓比較”,談責任時卻要從嚴規範,還要追繳已經消費的所得,“乾脆把死人抓出來鞭屍好了”。

  對於“共諜罪”的加重,鈕則勳認為,此舉無疑將挑起兩岸敏感神經,但這正是蔡英文的選戰主軸,她操弄所謂“維護臺灣主權的辣臺妹形象”,此次修法將造成兩岸更加對立。世新大學資管係副教授吳統雄撰文稱,蔡英文當局不僅沒有自省,沒有任何重振經濟建設的務實計劃,反而只為動員仇恨投票而打擊特定族群,鼓吹戰爭想像以恐嚇人民。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20日在臉書稱,蔡英文政權假借各種口實,修訂“國家機密保護法”“公投法”“國家安全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説穿了就是企圖建立“臺獨馬其諾防線”:抬高2020年的“臺獨”競選聲勢、鞏固3年多建立的“臺獨”基礎、在兩岸發展上設立“臺獨”鐵幕、在臺灣島內施展“臺獨”恐嚇力量以及配合美國反中打的“臺灣牌”。蔡正元表示,這個防線看似堅固,但還是抵擋不了閃電戰術,“重點是2020,誰是閃電戰術的總指揮?” 《聯合報》20日評論稱,這次“國安法”修正,讓人看見當局恣意立法擴張權力的可怕。修正案針對“共諜罪”的定義,包括什麼叫協助、主持,到什麼程度算危害臺灣安全,只字未提,不僅造成執行上的困難,也給了當局過大的行政裁量空間。與此同時,“國安法”範圍包括網路,但條文卻未講明違法形態和刑責。文章稱,眾所週知,蔡英文當局當初修法正是為了全面打擊“假消息”,而“涉國安問題茲事體大,嚴謹立法更是基本要求”,執政黨稱此次是所謂宣示性修法,更凸顯其對民眾權益的輕視。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