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正義的事業是任何人都攻不破的——評美國一些人戰略迷誤的危險(下)

2019-06-21 08:29: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今天,中國的蓬勃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合乎邏輯、順應潮流的正義事業。“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歷史和現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任何人都無權剝奪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夢想的步伐。

  反之,如果有人腦袋還停留在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時代,就是要打壓、遏制中國的發展壯大,甚至幻想通過威脅、恫嚇、訛詐,迫使中國犧牲自己的發展權、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尊嚴,必然是危險的戰略誤判,也註定選錯了歷史方向。

  (一)這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人自己製造的“反轉”意味深長。

  美國一些人以為通過加徵關稅就能打擊中國經貿,結果今年1至5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4.1%,貿易順差擴大45%;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3.3%,卻將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6.2%上調至6.3%。

  美國一些人以為將華為等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就可以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然而禁令剛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就公開表示“將盡可能多地使用華為技術”,目前華為已經接連拿下英國、西班牙、俄羅斯的5G訂單,實現訂單數量已達46個,這比先前宣佈的40個5G訂單還要多。

  美國一些人以為通過極限施壓就能逼迫中國妥協,然而,在重大原則上中國決不讓步。美方孤立中國的企圖反過來孤立了自己,對中國的極限施壓不僅引起中國人民的極大反感,也引發美國國內的強烈反彈。最近,包括美國最大超市沃爾瑪在內的逾600家公司聯名致信美國政府,認為加徵關稅將打擊美國企業和消費者,要求儘快解決中美經貿爭端。

  這些帶有戲劇性的“反轉”,粉碎了美國一些人的癡夢,也再清楚不過地表明:美國一些人既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中國。中國是一個響噹噹的大國,中華民族是有尊嚴和自信的民族,中國共産黨是堅決捍衛人民利益的政黨。指望通過對幾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就把中國嚇倒,以為採用一些背信棄義的手段就能阻攔中國前進,未免太過自信了!

  如今,美國一些人對華貿易戰“速勝論”已成幻想,但“吃虧論”還被一些人緊緊抱住不放。這就好比去超市買了100元商品,商品拿在手裏,卻抱怨自己虧損了100元錢,這一邏輯能成立嗎?事實上,美國一些人形形色色的“吃虧論”,“在經濟學角度看來屬於文盲行為”。美國一些人的戰略迷誤,首先是從歪曲事實和誤判形勢開始的。

  (二)上世紀40年代末,伴隨中國共産黨在解放戰爭中的勝利,美國外交政策圈曾陷入一場激烈爭論:“誰失去了中國?”今天,我們仿佛聽到了一場新辯論:“誰第二次失去了中國?”

  在中美經貿摩擦中,美國一些人除了蠻橫無理,還往往借題發揮,對中國的發展道路指指點點,不斷炒作所謂“失望論”。這些人炮製所謂的“對華接觸政策失敗論”,認為美國“未能如願以償地將中國改造成一個政治經濟開放的國家”。這種論調頗有市場,儘管它的鼓吹者全然不知中美兩國為何建交,甚至認為外交就是要以一國模式重塑另一國,就是要消除兩國之間所有不同。

  不僅如此,還有一些人大言不慚地拋出“美國重建中國論”,把美中貿易逆差等同於“美國送給中國的財富”,認為中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在中國的投資所推動的”。然而,1987年中國有外資統計以來,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萬多億美元,其中美國對華投資800多億美元,僅佔到4.06%。800億美元就想“重建中國”,這是一種多麼荒唐的救世主心態?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這讓美國一些人産生了“歷史終結論”的幻覺,不斷以美國標準來“改造”其他國家。然而,“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從阿富汗、伊拉克的“炮彈民主”到一些拉美國家的“休克療法”,這些國家持續的經濟衰退、社會動蕩和民不聊生,難道還不足以讓美國一些人反躬自省嗎?

  “現實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論,沒有一種抽象的教條能夠和它辯論”。有人估算,發達國家歷史上經濟增長最快的時期,一個人終其一生實現的生活水準改善,美國大約為1倍,日本為10倍;而中國在短短幾十年內,就讓超過10億人的生活水準增長了16倍。這些實實在在的發展成績,難道還不能讓美國一些人有起碼的正視和尊重嗎?

  今天,當美國一些人不停地表達“失望”時,不知道他們在失望什麼?難道就是因為“當前中國的制度不是西方哲學和歷史的産物”?就是因為美國“首次面對一個非白色人種的大國競爭對手”?他們憑什麼以一己之私,要求中國放棄歷經千辛萬苦探索出來的發展道路?憑什麼以心中執念,剝奪近14億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發展權利?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跳轉到: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跳轉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