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有一種力量,已經挺進震中

2019-06-19 19:23: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北京時間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13人死亡、158人受傷、14萬餘人受災,部分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受損。

  地震猝然而至,救災十萬火急。地震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組織抗震救災,把搜救人員、搶救傷員放在首位,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李克強總理作出批示,要求抓緊核實地震災情,全力組織搶險救援和救治傷員,儘快搶修受損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迅速果斷的應對,堅強有力的號召,星夜兼程的馳援,這些都在短時間內凝聚起戰勝災難的無盡暖流。

  有一種力量,已經挺進震中。地震發生後數小時之內,四川省人民醫院應急救援快速反應小分隊、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武警四川總隊、四川消防救援總隊等多方力量即刻趕赴災區,第一時間進入到戰鬥狀態。每一次地震災害的倏忽而至,都會在第一時間檢視著國家的應急體系建設和應急救援能力。此時,任何部門的任何表現,都是管窺國家地震應急救援整體機制的觀察點。以“震”為令,踏上征程,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最高天職和最大守護。而此次救災力量精銳盡出,再一次見證了我們眾志成城的國家力量。

  自然災害不可避免,但我們不能悲觀地把它視為人類的宿命。抗震救災,不僅是對此刻身處災區群眾的救援,更是凝聚起走向明天的希望。這也是人類能夠繁衍至今的動力所在。情懷事大,見於細微。科學有效的統一指揮、週密完備的統一部署,才是戰勝地震災害的根本保證。這需要一種“鐵”的力量,更是一種“鐵”的擔當。地震發生後,受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委託,四川省長尹力出發趕赴地震現場指導救災工作。應急管理部則是連夜組織工作組趕赴震區指導地方救援救災工作,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緊急調撥5000頂帳篷、1萬張折疊床、2萬床棉被,支援抗震救災工作……萬眾一心、不畏艱險,牢牢把握抗震救災工作主動權,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災害。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地動山搖之下,更能見到同舟共濟的凝聚力;殘垣斷壁之中,更能鼓起攜手前行的精氣神。15歲女孩李雨秦被救之後,哽咽説:“如果沒有他們,我可能真的堅持不下去了……就是因為祖國有這樣一群人,我們才有更好的未來!”女孩感謝的“那群人”,至今仍然奮鬥在地震救援一線。從蘆山到魯甸,從興文到長寧,每一次地震災難對於“最可愛的人”而言,都是新的動員、新的出發。他們,是真正在歲月靜好之下為我們負重前行的人。

  這次抗震救災,我們看到了“守土有責”的擔當,更看到“走在前列”的突破。

  災害發生前,大陸地震預警網為距震中51千米的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提前61秒向成都預警。全自動秒級響應的地震預警警報,代表目前中國的地震預警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準。這背後,是中國防災減災的嘔心瀝血和十年磨劍。

  災害無情,但人可更有為。這次地震災害的預警實踐中,我們淬煉了本領,也增強了自信。未來,對於生命的守護,我們將更有一份篤定的把握。

  地震過後,不管傷痛幾許,隨著時間對傷痕的撫平,人們都將再歸於平凡而又平靜的生活。這預示著更長時間週期的工作的開始——群眾生活安置、基礎設施搶修、資金物資保障……救災還未結束,重建已在接力。在“上上下下一盤棋”的宏觀敘事之中,我們將看到更多溫暖的落腳。(謝偉鋒)

[責任編輯: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