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給學生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和我的祖國)

2019-06-19 14:51: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我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教書15年了。作為語文老師,我也有過困惑——幾年前,我在一堂公開課上講《詩經》文化,同學生一起沉浸在那個燦爛浪漫的詩歌世界中。課後,一位聽課老師來找我交流:“趙老師,您講的文化真精彩,可這個東西高考會考嗎?咱們究竟該不該給學生講高考不考的東西?”

  他這一問,問出了很多老師的心聲。我所講的《詩經》文化是之前高考從未考過的。但是,我要講,因為我知道,能影響人一生的東西並不一定是“考試重點”,但一定是教育的重點。

  曾經一些課堂上,有的老師每天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研究各種考試技巧。如果教育忘記了初心,那麼學生丟掉的將是他自己。這樣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心底的波瀾,不知道未來的社會需要怎樣的素養,只知道低頭學習別人教給他的“考試重點”,卻不了解知識背後的文化。這不是我們要的教育。真正的教育,給人的不僅僅是知識,還要給人詩和遠方、發現美的眼睛、嚮往美的心靈和創造美的雙手。如果一位老師能將學生帶到這樣的高度,那麼他所做的教育正是這個時代所呼喚的。

  正在逐步推進的高考改革已經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的閃光點。2017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中有一道作文題是這樣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

  請從以上詩句中選擇兩到三句你特別喜歡的,談一談感受。

  朋友們看到了嗎?高考語文改革,詩歌文化開始受重視了。同時,電視上也推出了一系列優秀的詩詞文化類節目。正所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我們迎來了一個文化的春天。

  今後我再講《詩經》文化的時候,如果還有人問我:這個東西高考會考嗎?我會告訴他:這個可以考,但它的影響不止于考試。它將成為你身體裏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伴隨你終身。

  我想要借助語文的魅力,將祖國文化的火炬傳遞給更多的學生,讓孩子們在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熏陶下茁壯成長,並且把文化基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時代新人説——我和祖國共成長”演講大賽演講稿摘登,作者為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二中學語文教師)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9日 13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