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邊疆黨旗紅】建在家門口的“扶貧車間”

2019-06-18 19:1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客戶端文山州6月7日電 (張旭)窗外陽光明媚,廠房內,工人們有的在低著頭擰線、切線,有的在使用放大儀器進行細節操作……這是記者在雲南省馬關縣小壩子鎮田灣村委會達鳳村小組扶貧車間看到的情景。

  2019年,小壩子鎮引進文山意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達鳳村組建扶貧車間,雇用當地村民加工電子元件。

  車間創建過程中,村裏經過集體決議,把達鳳村管理的閒置校舍無償提供給公司作為廠址,並通過村幹部挨家開展宣傳動員,讓村民了解扶貧車間的好處,短期內就招募到87名村民加入。

  “扶貧車間的意義主要有三個。一是在家門口就業,一定程度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二是讓人們有更多時間照料老人;三是用工作把人留住,守邊固邊。”意德電子總監高立葵向記者介紹説,“因為家長每週五要接送孩子上學,所以我們安排職工每週五休息一天,這樣可以增進職工們的親子關係。”

  在記者走訪過程中,車間內一條“就業一人脫貧全家”的標語引起記者的注意,但是這真的可以實現嗎?

  對此,小壩子鎮黨委書記朱應霖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的脫貧目標是年每人平均收入4500元,通過培訓期之後,每人每月能拿到2000元以上,一個人工作一年有兩萬多元收入,以一家三口計算,年每人平均收入七千多元,所以實現脫貧的目標沒有問題。”

  目前,達鳳扶貧車間覆蓋達鳳、酸湯寨等7個村小組230余戶3000余群眾,實際在崗工人87名,其中建檔立卡家庭人口32名。車間成立三個月,已經有不少人受益。

  村民侯景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之前夫妻二人在山東一傢具廠打工。2018年底,家裏70多歲的老人生病,他們決定留在家照料,扶貧車間的開工給了夫妻二人一個新的選擇。

  還處在培訓期的侯景現在每月能拿到1600元左右。“在外打拼了10年,年年東奔西跑,十分不方便,兩個小孩在讀書,老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在這裡方便照顧家。”她打算在這裡長期幹下去。

  扶貧車間原則上招工年齡限制在18到40歲之間,“我們不允許學齡兒童來做工,發現了一定會送回學校,但年齡大一點只要肯學,工作也不複雜,還是可以做的。”高立葵告訴記者。

  侯永平今年48歲,以前到緬甸栽過橡膠,到西雙版納當過搬運工,現在有了兩個年幼的孩子,不能再外出務工,扶貧車間成為他新的選擇。“每天管兩頓飯,離家只有1公里,方便回去幫忙種田,我現在就是要好好工作,好好過日子。”侯永平表示。(完)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