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政府對關稅作用存在根本誤解”——訪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

2019-06-18 08:22: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美國政府對關稅效果存在底子誤解”至至訪美國耶魯大學高檔研究員史蒂芬羅奇

  針對美方以加徵關稅等手法相要挾,一再挑起與首要買賣同伴之間的經貿抵觸,美國耶魯大學高檔研究員、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作出了深入剖析。

  羅奇標明,“美國政府對關稅效果存在底子誤解”,很多依據標明,加徵的關稅是由美國進口商而非我國出口商付出。美國政府視關稅為買賣抵觸中的“大棒”,期望我國和其他國家在關稅賞罰和苦楚的要挾下拋棄中心態度。“他們還信任美國經濟能夠接受報復性關稅形成的危險,這讓我想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美國經過《斯穆特至霍利法案》後,全球買賣暴降60%,經濟衰退演化成了‘大慘澹’。”羅奇稱。

  “美中買賣抵觸晉級的影響令人憂慮。”羅奇以為,加徵關稅將對美國經濟發生負面影響。羅奇剖析,美國本年第一季度GDP增加3.2%,可是美國經濟增加好像現已開端回落。他標明,現在大都猜測以為,2019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幅僅為1%至2%,而關稅和買賣相關影響可能會導致美國2019年經濟增速比現在猜測的2.5%還低0.25個百分點左右。假如買賣抵觸晉級,美國的增加軌道可能會跌破2%的門檻。

  關於美中兩國之間存在鉅額買賣逆差的原因,羅奇曾多次撰文指出,美中雙邊買賣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宏觀經濟儲蓄失衡的成果,而非美國政府以為的“不公平的買賣行為”。2018年美國對102個國家存在産品買賣逆差。

  近來,美國政府將我國企業華為列入出口控制“實體名單”,進行極限施壓。羅奇標明,美國此舉引發了供應鏈壓力,其潛臺詞清楚明瞭至至美國憂慮我國將主導未來的新式職業,跟著華為在5G技能的開發和運用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這些憂慮忽然從籠統變成詳細。但美國政界人士沒有對美國國內缺少5G才能提出質疑,而是迅速將鋒芒指向了其他公司。“與美國買賣代表在2018年3月針對我國的‘301查詢’指控中所運用的辦法是相同的,即依託不可靠的依據來支撐該指控。”羅奇説。

  美國政府近來要挾對墨西哥輸美産品加徵關稅,以緩解美墨邊境的不合法移民問題。“考慮到美國與墨西哥的經濟聯絡以及墨西哥所支撐的北美供應鏈,這筆關稅最終將落在美國顧客身上。”羅奇標明,“更重要的是,加徵關稅是一種破壞性的方針東西,不該被用來處理國家間的經濟或政治問題,但美國將關稅作為一種‘利器’,妄圖迫使有關國家和地區屈從,突顯了所謂‘買賣的藝術’欺負戰略的喪命缺點。”

  羅奇以為,美國挑起的買賣抵觸無疑對全球買賣增加與全球經濟增加之間的聯絡形成了嚴峻危害。國際買賣組織近期也標明,受買賣抵觸晉級和經濟不確定性加重等要素影響,2018年全球買賣增加3.0%,遠低於預期,並將本年全球買賣增加預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調至2.6%。

  羅奇指出,當今國際需求全球領導力和全球買賣架構,以推進國際開展及減貧進入下一階段,一起應對全球健康和氣候變化的嚴峻應戰,而不是用很多旨在地緣政治套利的雙邊協議和關稅相關機制替代多邊主義。(本報華盛頓6月17日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