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個典範”構建上合命運共同體
6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發表題為《凝心聚力 務實篤行 共創上海合作組織美好明天》的重要講話,提出要把上合組織打造成團結互信的典範、安危共擔的典範、互利共贏的典範和包容互鑒的典範。這“四個典範”明確了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目標,為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指明瞭方向。
上合組織是迄今唯一在中國境內成立、以中國城市命名、總部設在中國境內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中國是上合組織創始成員國和推動該組織穩健發展重要力量。繼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提出“五觀”(即發展觀、安全觀、合作觀、文明觀、全球治理觀)之後,習近平主席在此次比什凱克峰會上提出“四個典範”,符合上合組織現階段發展的基本特徵,將推動該組織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四個典範”與“五觀”一脈相承,共同豐富和發展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
“四個典範”分別對應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不同領域,覆蓋了上合組織合作的所有重要方面,為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搭建起了四梁八柱。首先,上合組織要做團結互信的典範。對一個地區合作組織而言,各成員國只有政治上團結互信,才能不斷增強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匯聚起強大力量。因此,“團結互信的典範”被放在“四個典範”的首要位置,彰顯了其是另外三個“典範”的基礎和保證。其次,上合組織要做安危共擔的典範。安全是發展的基石,最近全球不同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恐襲表明,恐怖主義依舊是各國面臨的最大非傳統安全威脅。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此次他重申了這一安全觀,強調要不斷完善安全合作的法律基礎,加強資訊共用、聯合行動、網路執法,著力提升本組織應對複雜局面的能力。再次,上合組織要做互利共贏的典範。只有互利共贏,合作才能堅實長久。在對外經濟合作中,中國始終秉持互利共贏的理念,給世界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中國機遇”。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貿易投資自由化面臨嚴峻挑戰。在這種形勢下,要實現互利共贏,就必須維護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國際貿易碎片化和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最後,上合組織要做包容互鑒的典範。上海合作組織所處的歐亞地區孕育了眾多古老文明,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在此交融匯聚。鋻於本地區文明的多樣性,只有摒棄文明衝突,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才能促進各國人民世代友好、共同發展進步。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把上合組織打造成包容互鑒的典範,正是基於對文化交流互鑒重要性的深刻認識。
習近平主席擘畫的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中國方案”得到各成員國的廣泛認可。繼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宣言寫入“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後,本次比什凱克峰會宣言提出,“倡議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形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理念十分重要”。連續兩屆峰會宣言寫入“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味著兩者作為上合組織發展方向的定位得到強化。此次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典範”,是對上合組織成功經驗的凝煉總結,也是中國為推動落實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這一目標而提出的重要主張。落實好“四個典範”,有助於推動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行穩致遠。
從更廣的範圍來看,“四個典範”將成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借鑒。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愈演愈烈,某些國家奉行本國利益優先的戰略,導致一些具有重要影響的國際組織在履職方面遇到困難和壓力。鋻於此,中國提出的“四個典範”將通過打造團結合作的“上合樣板”,給全球治理和多邊合作注入更多信心和正能量,有利於促進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作者張茂榮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