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時代召喚科學家精神

2019-06-13 17:43:00
來源:中工網
字號

  6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自覺踐行、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和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的育人精神匯聚成科學家精神,這代表著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和人民對科學家的殷殷期望,更是科學家群體奮進的方向。

  回望曆史,我國科學家一直有著敢於創新、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老一輩科學家錢學森、華羅庚、鄧稼先等人真正踐行了“一片赤心惟報國”的愛國之心,他們捨棄名利、以夢想鑄國,奉獻畢生智慧和心血推動科技進步和國家發展。

  曾經,新中國百廢待興,老一輩科學家們奔走呼號的是“科學救國”。有了他們的努力才有了我國科技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壯闊發展。現在,中國發展步入關鍵時期,複雜的國內外局勢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弘揚和學習科學家精神,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就必須要有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複興更離不開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的科技工作者。

  過去一段時間的發展中,科技界確實存在部分人員作風不正、學風不正的情況——浮誇浮躁、投機取巧的風氣有之,門戶之見、學閥之風有之,學術不端等問題亦時有發生。這些現象與科學家精神背道而馳。《意見》的發布正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指明方向。

  時不我待。只有瞄準前沿,勇攀科技高峰,才能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緊盯國家戰略需求,服務經濟發展主戰場,才能以科技創新成果為“槓桿”,創造發展新機遇;只有科學家群體不斷創新,才能真正打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和封鎖。如此一來,科技引領發展、建設科技強國才能成為現實。

  科學家的成長與祖國的命運和發展息息相關。當“科學救國”變成“科技強國”,科學家群體承載的使命沒有變,國家和人民對科學家的需要沒有變。《意見》的發布凸顯了國家和人民對科技界寄予的厚望。

  國家和民族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時代召喚科學家精神。科學家群體能否以身報國、獻身科學,能否將祖國建設成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能否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在此一舉!

[責任編輯:全志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