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記者再走長征路】跨越“第一渡” 長征出發地“換了人間”(2)

2019-06-12 16:04:00
來源:網路整理
字號

  新華社南昌6月11日電題:跨越“第一渡”長征出發地“換了人間”

  新華社記者李興文、胡錦武、高皓亮、鄔慧穎

  編者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紅軍長征出發85週年。為大力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中央宣傳部6月11日啟動“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參加採訪的新聞記者將追尋革命先輩足跡,回顧長征路上的重大事件,深入挖掘艱苦卓絕鬥爭歷程中的感人事跡,以生動鮮活的全媒體報道,展現長征沿線的歷史變遷,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新華社從即日起開設“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專欄,集中播發新華社記者采寫的相關報道。今天推出第一篇《跨越“第一渡”長征出發地“換了人間”》。

  這是1988年拍攝的江西省于都縣城(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提供)。新華社發

  這裡的橋,讓遠征者跨越洶湧波濤,到達勝利的彼岸。

  這裡的橋,見證苦難與輝煌,象徵著民心黨心息息相通。

  6月1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在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江西于都啟動。

  于都河靜靜地流淌,當年中央紅軍主力出發的渡口旁,一段浮橋無聲地訴説著85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歷史,傳揚著“于都人民真好,蘇區人民真親”的佳話。

  橋相連

  于都縣貢江鎮建國路上一處沒有門板的老房子,如今成了遊客慕名而來感受長征的去處。客家老宅內,“兩井三廳”保存完好,進門處卻沒有門板。這是紅軍後人劉光沛家的祖屋。

  “為什麼我們家沒有門?”幼年時劉光沛問,母親告訴他:“門板被你爺爺拆下來給紅軍搭橋了。”

  橋,決定著紅軍的生死存亡。

  1960年,江西省于都縣部分長征老紅軍同志一起合影(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提供)。新華社發

  1934年10月,在於都河北岸集結著中央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8.6萬餘人。此時的週邊,敵軍重兵正圍追堵截,步步緊逼。

  橋,承載著軍民的魚水深情。

  紅軍長征出發時,百姓主動送來門板、床板,甚至壽材,幾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來搭設了浮橋。通過8個主要渡口、5座浮橋,紅軍渡過於都河,踏上了漫漫征途。

  于都河,由此有了“長征第一渡”的不朽名號。

  遊客在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參觀(5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

  85年,彈指一揮間。緊挨著“長征第一渡”,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碑巍巍屹立,述説著蘇區軍民一心、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

  橋,見證著于都的滄海桑田。

  “如今所有渡口都建起了大橋。”從5座浮橋到35座大橋,2017年落成的梓山貢江大橋是最年輕的一座……1996年參加工作的于都縣交通局幹部丁石榮對於都河上的橋梁如數家珍。

  這是江西省于都縣梓山鎮富硒農業産業園一景(2018年9月28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

  “村裏的蔬菜無論是北送南昌,還是南下廣東,能少走100公里路程。”距離大橋不到10公里的于都縣梓山富硒蔬菜産業園中,一排排現代化標準蔬菜大棚鱗次櫛比,梓山鎮潭頭村村支書劉連雲對這座大橋感觸最深,村裏建檔立卡貧困戶109戶,都參與了蔬菜産業。

  遊客在江西省于都縣梓山鎮富硒農業産業園內參觀(2018年9月28日攝)。新華社記者胡晨歡攝

  紅土蝶變,橋並非唯一的見證。85年前的一個夜晚,距離瑞金葉坪不到10公里的黃沙村華屋自然村,17個青年踏上血染的征程。出發前,他們栽下17棵松樹,和家人約定“見松如見人”。如今走進村口,青松掩映,一棟棟白墻黛瓦客家小樓拔地而起,數代人住著低矮破舊、透風漏雨土坯房的華屋已處處皆“華屋”。

  “沙洲壩,沙洲壩,無水洗手帕。”80多年前,毛澤東為解決當地老百姓喝水問題,帶領紅軍戰士挖了一口井,沙洲壩人從此吃上了乾淨的井水。老百姓給這口井起了個名字——“紅井”。

  “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讓新中國幾代人耳熟能詳。80多年後,“共和國搖籃”瑞金市初心不改,從群眾關心的“小事”做起,把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作為扶貧開發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100%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改造農村危舊土坯房69.52萬戶,解決546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解決近300萬山區群眾不通電和長期“低電壓”問題……長期以來困擾贛南蘇區的住房難、喝水難、用電難、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