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前5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1% 外貿穩中提質趨勢不改

2019-06-11 10:5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海關總署6月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得益於穩外貿、穩外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發力,5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長7.7%,好于市場預期。

  據介紹,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59萬億元,增長2.9%。其中,出口1.43萬億元,增長7.7%;進口1.16萬億元,下降2.5%;貿易順差為2791.2億元,擴大89.8%。

  今年前5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2.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其中,出口6.5萬億元,增長6.1%;進口5.6萬億元,增長1.8%;貿易順差8933.6億元,擴大45%。

  “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保持了平穩增長的良好態勢,為全年外貿平穩發展打下了紮實基礎。”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李魁文説。

  民營企業外貿佔比明顯上升

  “在世界經濟增長疲弱、外需增長乏力,以及中美經貿摩擦進一步升級的形勢下,前5個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1%,這個成績來之不易,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副研究員楊長湧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説。

  更難能可貴的是,伴隨著進出口規模增長,我國外貿結構持續優化,特別是一般貿易快速增長且比重提升、民營企業外貿佔比明顯上升等特徵,表明我國外貿增值能力和發展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7.25萬億元,增長6.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1.1個百分點,貿易順差3917.8億元,擴大3.2倍;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3.02萬億元,下降2.4%,貿易佔比24.9%,下滑1.7個百分點。

  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39萬億元,增長9.9%,佔我外貿總值的11.5%。其中,出口4485.5億元,增長12.3%;進口9437.9億元,增長8.7%。

  作為我國外貿市場主體之一,民營企業進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長,所佔比重持續提升。前5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5.02萬億元,增長11.1%,佔我外貿總值的41.4%,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6個百分點。

  在出口方面,民企作為第一大市場的主體地位得到鞏固。前5個月,民營企業出口3.28萬億元,增長13.8%,佔比超過一半;進口1.74萬億元,增長6.3%,佔進口總值的31%。

  “值得關注的是,5月份外貿增速較前期明顯放緩,對這一趨勢應加以高度重視。同時,外貿順差明顯擴大,或對中美經貿磋商,以及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帶來不利的輿論影響。”楊長湧説。

  東盟成第二大貿易夥伴

  今年以來,主要貿易夥伴持續分化,是我國外貿發展的一大特點。特別是東盟已超越美國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

  據介紹,前5個月我國對歐盟、東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進出口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

  歐盟仍然是我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前5個月,中歐貿易總值1.9萬億元,增長11.7%,佔我外貿總值的15.7%。其中,對歐盟出口1.13萬億元,增長了14.2%;自歐盟進口7649億元,增長了8.3%;對歐盟貿易順差為3695.1億元,擴大了28.7%。

  東盟則取代美國,成為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前5個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63萬億元,增長9.4%,佔我外貿總值的13.5%。其中,對東盟出口9130.2億元,增長了12.9%;自東盟進口7156.3億元,增長了5.2%;對東盟貿易順差1973.9億元,擴大了53.7%。

  此外,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國對美貿易持續下滑,美國已下降為我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前5個月,中美貿易總值為1.42萬億元,下降9.6%,佔我外貿總值的11.7%。其中,對美國出口1.09萬億元,下降3.2%;自美國進口3352.7億元,下降25.7%;對美貿易順差7506.2億元,擴大11.9%。

  對此,楊長湧表示,一方面説明美國加徵關稅對兩國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正在深化。另一方面,必須警惕中美貿易萎縮帶來兩國經濟部分脫鉤趨勢,應妥善應對中美經貿摩擦,盡可能地把損失降到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貿易市場多元化取得積極進展。前5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3.49萬億元,增長9%,高出全國整體增速4.9個百分點,佔我外貿總值的28.8%,外貿佔比進一步提升。

  外貿全年平穩發展有支撐

  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全年能否保持平穩發展的勢頭?

  在李魁文看來,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趨勢沒有改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後勁足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今年以來,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的效應正在加快顯現,營商環境也在不斷優化,這為我國外貿平穩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李魁文説。

  不過,當前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也不容低估,特別是在傳統優勢逐步減弱、競爭新優勢尚未確立的情況下,諸如融資難、融資貴,以及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高位運作等老問題,與一些週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疊加,進一步加大了外貿轉型升級的難度。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此前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將繼續狠抓穩外貿政策落實,深入實施貿易強國行動計劃,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引導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向中西部轉移,優化進口結構,積極擴大進口,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商務部研究院等機構日前發佈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9年春季)》顯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的營商環境正不斷優化提升,出口信保、融資信貸等政策支援力度進一步加大,穩外貿等相關政策儲備進一步加強,經濟高品質發展帶動外貿穩中提質的步伐有望繼續加快。

  “實現外貿穩中提質的發展目標還需付出更多努力,但我們要看到,外貿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持續鞏固。”楊長湧表示,隨著支援外貿穩規模、提品質、轉動力各項舉措不斷落地實施,穩外貿的政策效應將會持續顯現。(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陽)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