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邊疆黨旗紅】從青年幹部到“村長” 繪就美麗鄉村

2019-06-08 21:3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邊疆有為系列——

  經過規劃後的耿馬縣東風村。楊曉波 攝

  新華網北京6月3日(楊曉波 汪亞)“村莊建得怎麼樣,村民説了算。”2019年一開年,雲南省臨滄市上萬名幹部陸續回到各自出生地的自然村開展“萬名幹部規劃家鄉行動”。乍一聽,會有不少人質疑這麼多人“回鄉”不是“亂談琴”嘛?

  “讓萬名幹部‘回鄉’是要為家鄉發展、鄉村振興出謀劃策、獻計出力,做一個有特色、有溫度、有感情、可實施的村民自己的規劃。”臨滄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禮軍給出了答案。

  臨滄市啟動實施“萬名幹部規劃家鄉行動”以來,動員2.64萬名出生地和成長地在臨滄的幹部回鄉開展規劃,再次實現了幹部群眾的緊密擁抱,推動形成了一批村莊建設規劃,截至目前,2441個規劃提交市縣鄉三級審查,2737個規劃已完成備案。

  採訪中,陳禮軍告訴記者,以往村莊規劃都是請專業設計院來規劃,不但設計費不便宜,且容易造成千村一面,落地的時候還很難,老百姓也不習慣。村裏走出去的幹部有責任感、有見識,對家鄉更熟悉,知道從哪些地方著手。

  “世界上的路難以計數,最難忘的是回鄉路……”一首當地幹部李有旺寫的《回鄉路》情真意切,唱出了很多臨滄市返鄉幹部的心聲。

  開展鄉村振興示範點創建工作以來,臨滄市向400個鄉村振興示範點派選優秀年輕幹部擔任“自然村長”,按照階段性駐村的方式,組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這些駐村的年輕幹部要提出“兩圖一書一表一民約”,即:自然村村域規劃圖、自然村村莊規劃圖、規劃説明書、規劃項目統計表、村規民約,做出一個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可實施的鄉村規劃,並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為鄉村振興凝聚人心、打牢基礎。

  在耿馬縣東風村,規劃整齊有落的現代化村莊映入眼簾,村容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大變樣,道路也不再擁擠。可以看到,老百姓的幸福感滿滿。

  “回鄉行動是對幹部一次大規模的考試和鍛鍊,也是讓村民做村莊主人的探索實踐。”陳禮軍介紹道。

  隨著“萬名幹部規劃家鄉行動”的紮實推進,一個個特色鮮明、溫暖人心、飽含深情、可實施的鄉村規劃正如色彩斑斕的畫筆,描繪出生態美、發展美、風景美的最美臨滄鄉村畫卷。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