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積好垃圾分類的“跬步”,以至美麗中國的“千里”

2019-06-06 16:38:00
來源:齊魯網
字號

地評線 欄目條.jpg

VCG111219421508.jpg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準的一個重要體現,要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其設立目的在於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狀況和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同時也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嚮往和追求。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重提垃圾分類,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

VCG111218358337.jpg

  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各地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但相對於全國每天産生的龐大的垃圾量來説,目前所做的還遠遠不夠。“垃圾圍城”的現象依然困擾著我國200多座大中型城市,而在垃圾處理水準更為落後的鄉村,這一現象更為明顯。

  鄉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直接影響到農民生活品質的高低,關係到鄉村的振興和發展。要想使鄉村突出垃圾“重圍”,建設美麗的鄉村環境,就離不開垃圾分類;而破解鄉村垃圾分類的難題,就需要上升到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高度上來,即從源頭做好分類。

VCG111219420899.jpg

  正確的垃圾分類,能夠有效從源頭減少垃圾總量、防止有害垃圾被不當處理、實現被焚燒處理垃圾的無公害化。這些年來,由於垃圾分類的引導做得不夠細、不夠實,大部分群眾並沒有掌握正確的垃圾分類知識,甚至要靠猜來對垃圾進行分類。

  在鄉村,雖配備了分類垃圾桶,但並不是所有群眾都明確知道什麼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索性將垃圾一股腦地打包扔掉。

  垃圾分類就該通俗易懂、簡單明瞭,不如結合鄉村的實際生活習慣,直接將抽象的垃圾分類概念換成“能賣的”、“有毒的”、“做飯剩下的”等接地氣的詞語,抑或畫上相應的生活垃圾圖案,都有助於將鄉村的垃圾分類落到實處。

VCG111219301950.jpg

  把垃圾分類做細、做實、做好,有賴於全民參與,更離不開數年如一日的堅持。除此之外,各地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垃圾分類硬體設施,出臺相關政策,為垃圾分類提供制度化保障,把剛性的法律約束和柔性的宣傳教育結合起來,以高標準、嚴要求推動垃圾分類,方能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生態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分,更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內容。“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做好垃圾分類,為鄉村振興積好“跬步”,方能至美麗中國的“千里”。(文/劉厚廷)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齊魯網閃電新聞立場,僅供參考。】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