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那些事兒】聯合國:打贏“藍天保衛戰” 中國在行動

2019-06-05 17:31: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聯合國《綠色北京 清新首都》報道截圖

  6月5日是第四十八個世界環境日,今年的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主題為“藍天保衛戰,我是行動者”(Beat Air Pollution)。聯合國和中國政府共同選擇應對空氣污染作為主題,即表明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治理大氣污染的信心和決心,更表明世界期待中國分享其成功經驗。

  據聯合國官方網站6月3日報道,中國杭州被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譽為“世上最華貴之天城”,作為本次世界環境日的主辦城市,杭州在抗擊空氣污染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據杭州市政府提供的數據,在2013年到2018年期間,杭州市區大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43%,霾天數從2013年的185天,削減到2018年的40天。這一成果的背後是一場旨在推動清潔、低碳、生態、環保的“綠色行動”。

聯合國網站報道截圖

  報道稱,中國曾經被認為是“自行車王國”,但在過去的40年裏,中國的經濟繁榮和城市化使得許多人轉而使用機動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這導致了空氣品質惡化。

  為了改善公眾健康和大氣環境,2008年,杭州成為中國首個啟動共用單車的城市。過去十年,當地政府一直在改善自行車騎行的基礎設施,比如專門設立自行車車道和交通信號燈,並提供了近8.6萬輛公共自行車。智慧公交卡能夠讓用戶方便地使用從自行車到公共汽車的各種公共交通工具。

  杭州公共自行車服務公司董事長陶雪軍説,杭州公共自行車累計騎行次數已經超過7.6億次,幾乎是中國人口的一半。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有400多個城市採用了我們的項目。我們的夢想是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推廣我們的模式。”

  陶雪軍表示,由於這些舉措,自行車已成為當地居民和遊客的熱門出行選擇,杭州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系統由於其對綠色能源的傑出貢獻獲得了頂尖國際獎項——阿什登可持續交通項目獎。

  指尖上的綠色行動

  在引領中國自行車復興的同時,杭州也是一個鼓勵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創新之地。

  杭州是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公司的總部,該公司的一款應用程式能夠幫助中國普通網民植樹造林,為阻止沙漠化,減少空氣污染貢獻自己的力量。

  “螞蟻森林”項目鼓勵用戶在日常生活中做出對環境友善的小選擇,用戶以步行或公共交通替代開車、通過線上繳費和網路購票等方式所節省的碳排放,都將轉化為“綠色能量”,用來澆灌養在手機裏的“虛擬樹”。每一棵“虛擬樹”長成後,支付寶螞蟻森林都將與公益合作夥伴一起,線上下種上一株真樹,或是守護一定面積的保護地。

  根據螞蟻森林項目的數據,超過5億人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減少的碳排放,換來了中國內蒙古、甘肅、山西和青海等地的1億棵真樹,植樹總面積近140萬畝。

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地球觀測站圖片顯示地球正在變綠,其中中國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努力功不可沒。

  事實上,美國航空航太局今年2月發佈的一份研究顯示,2000至2017年間,中國為全球綠化面積的擴大做出了重要貢獻,植被增加量至少佔到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其中有42%來源於植樹造林工程。

  可借鑒的範本

  今年的環境日主題聚焦“空氣污染”問題,聯合國官網的報道還特別提到了中國首都北京市治理大氣污染的成功經驗。

  今年3月9日,聯合國環境署發佈了《北京二十年大氣污染治理歷程與展望》評估報告。聯合國環境署表示,北京市在大氣環境品質改善方面所做的努力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評估報告由聯合國環境署主導,聘請國際和中國專家團隊歷時兩年完成。

  聯合國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喬伊斯姆蘇亞充分肯定了北京改善空氣品質的顯著成果,她直言:“這不是偶然發生的,這是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資源和政治意願的結果。了解北京的大氣污染治理故事對於任何一個想要實現類似成就的國家、地區或城市都會有所幫助。可以説,北京的治理經驗在很多情境下都能適用。”

  報告顯示,在2013年至2017年的短短五年間,北京空氣中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了約35.6%,京津冀地區的PM2.5濃度下降了39.6%。聯合國環境署亞太辦公室主任德欽次仁(Dechen Tsering) 説:“北京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空氣品質改善。”。

  她強調:“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説明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能夠在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

  (編輯:齊磊 劉世東)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