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堵上臺灣命運?蔡英文跟特朗普押寶

2019-06-03 14:21: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蔡英文親美的立場與態度,恐怕會犧牲更多臺灣利益.合成圖

作者 靄琳(特約評論人)

  一直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意孤行又不按牌理出牌的行事風格,讓全球都深惡痛絕。包括以違反自由貿易原則,一昩打壓中國大陸及臺灣在國際供應鏈的利益,但蔡英文仍維持其一貫親美的立場與態度,恐怕會犧牲更多臺灣利益。

  5月初,特朗普一句推文,從5月10日起,對中國大陸及臺商在大陸生産的商品課徵25%的鉅額關稅,攪亂全球供應鏈。被這項決定衝擊的貨品,以資通訊電子産品為最大宗,其他還包括汽車零件等。特朗普一個粗魯的決策,讓臺灣電子五哥全面遭殃。

  也因此,5月臺股又成為外資提款機,單月賣超近1,500億(新台幣,下同),指數跌掉近千點,萬點大關差點失守。這對一直以臺股表現沾沾自喜的蔡當局而言,無疑是一拳重擊。相對於蔡當局對美國的言聽計從,特朗普此舉似乎不夠江湖道義;但另人遺憾的是,經濟面遭此大劫,仍未動搖蔡英文親美的立場。

  早先,為了因應特朗普即將施壓中國的立場,蔡當局一度鼓勵臺商疏散投資到鄰臨美國的墨西哥設廠。然而,繼中國後,“關稅人”特朗普又將關稅大刀揮向了墨西哥,以美墨邊界非法移民無法有效控管為由,6月10日起美國對進口自墨西哥的産品課徵5%關稅,並逐月調升5個百分點,直到10月1日變成25%。到頭來才知道,臺商去了墨西哥也不安全。

  最近蔡當局談得更多的,是“歡迎大陸臺商回臺投資”,在祭出單一服務窗口、利息補貼等誘因後,似乎一聲令下,所有大陸臺商都回臺灣投資了,直至最近,號稱回臺投資金額已破3300億元;年度目標更是倍增到5000億元,上看5500億元。投資金額多得嚇人,簡直全島都要歡聲雷動了。

  依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UNCTAD)所公佈之資訊,若剔除單一特定大型投資案,過去幾年,臺灣每年外人直接投資(FDI)不過20多億美元到30多億美元之間,換算新台幣也不過600多億到1000多億元之間,突然間,大陸臺商一年之內就説要回臺投資到5000億元,真實性令人存疑,莫非只是畫餅充饑?況且,過去外資與企業界總抱怨臺灣投資有“五缺”,難不成這些水、電、勞工突然都不缺了嗎?如果都缺,臺商回臺豈非只能坐困愁城。

  再説了,即便各缺的問題都解決了,但這些電子廠或製造業的回流,也必定給臺灣島內造成莫大的環境壓力,例如用電、用水量成長所帶來的各項污染,以及需要引進更多外籍勞動力,而對臺灣本地就業市場、薪資水準及居民生活造成衝擊。

  重點來了,面對偏執狂又陰晴不定的特朗普,一股腦兒的把生産鏈移回臺灣,接下來的某個時點,臺灣會不會因為對美國出超太多,反而成為特朗普貿易政策攻擊的目標對象;動輒進入被美國指控匯率操縱的名單之列。

  蔡當局一心只想得把大陸臺商的生産供應鏈趕快撤出大陸搬回臺灣,因此挾美國的力量要挾,迫使原本兩岸合作的供應鏈拆夥,但背後可能掀起的政治經濟風險全然未評估,實在令人憂心。大家也都看得出來,特朗普充分趁著蔡當局與中國大陸的矛盾,離間了兩岸在經濟上的合作,但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蔡英文不可能不懂,只是為了她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假裝不懂。

  而真實數據也告訴我們,所謂5000億的臺商回流投資並未真正帶動臺灣經濟成長。據蔡當局預估,今年臺灣全年經濟成長率只剩2.19%,而且已經是第三度下調估值。看來,今年難免又會再度陷入“保2”危機。而所謂的5000億大陸臺商回流,到底能拉升多少經濟成長率,還是只是一場吹噓騙局,大家都等著看。

  不得不説,特朗普就是兩岸關係之間見縫插針的小人,蔡英文跟著特朗普壓寶,堵上了是臺灣的經濟風險。

  經濟學家預料,特朗普大動作的對中國、墨西哥等自家主要貨品進口國加徵關稅,恐怕讓美國陷入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危機;若對要對付通膨問題,美國聯準會勢必要升息,這與特朗普千方百計想要施壓美聯準會降息的方向背道而馳,也意味著下半年美國經濟也面對巨大波動的風險。

  然而,特朗普也在拼2020年連任之路;萬一美國經濟下行,也意味著連任之路並不順遂。一旦失了民心,特朗普政策“收攤了”,美國對臺灣虛假的政治承諾,恐怕淪為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蔡當局對特朗普的孤注一擲,既毀了兩岸關係,也傷了企業的競爭力。(作者係臺灣資深媒體人 華夏經緯網特約評論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