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提升中國文化産品的國際競爭力

2019-06-02 19:55: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創意港】   

  作者:魯元珍

  當前,世界各國人民對多元文化的精神追求成為文化貿易繁榮發展的土壤。隨著我國文化實力的不斷增強,文化貿易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文化産品在國際文化市場上的份額在不斷擴大。

  2018年,我國文化産品和服務進出口總額1370.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8.3%。然而,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文化産品和服務的國際傳播力、影響力還不夠大,文化工業體系尚不成熟,目前仍然擁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説起一個國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産業,日本的動漫業、韓國的娛樂業等都是具有本國文化代表性的産業。在這些文化産品的國際傳播過程中,世界各國加深對其文化價值的理解,文化交流也更加順暢。

  我國五千年文明造就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資源,這是我國文化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優勢和潛力所在。如何充分發揮我國文化資源優勢,不斷增強我國文化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前不久,國內大火的宮廷劇《延禧攻略》風靡到國外,英國和越南網站紛紛報道,在國外掀起了一場追劇狂潮。廣受好評的《瑯琊榜》也在國外大受歡迎,國外劇粉稱其為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近年來我國一些製作精良的影視劇逐漸在國外觀眾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英國媒體評價稱,國外電視劇引進商不僅對劇情感興趣,而且被劇情背後的中國文化和歷史所吸引。

  提升文化産品的國際競爭力,重要的是堅持文化自信,提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國際社會的影響力。今天,世界各國已有越來越多人為古老的中國文化所吸引,中國文化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成為對外文化貿易發展的基礎。中國影視劇出口越來越受歡迎,全球最大的流媒體平臺網飛已至少買下8部中國影視劇版權,供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觀看;講述中國故事的文藝演出,象徵中國傳統文化的非遺、廟會,也已經走出了國門,深受世界歡迎。

  提升文化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就要加強精品意識,推出優質的文化産品。文化産品在精不在多,近兩年我國電視劇和電影産出總量居於世界前列,相比于總量,能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作品仍然較少,內容同質化、原創力不足等問題仍然存在。這對文化創作者樹立精品意識、提高創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網路時代,對外文化貿易與大數據、網際網路的結合更加緊密,讓我國文化貿易迎來重要機遇。一方面,網際網路使得文化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我國龐大的網際網路用戶群有利於文化産品影響力迅速擴大。另一方面,網路新興文化業態迸發出強大的國際競爭力,中國網路文學已經在國外産生了巨大的影響。通過充分發揮科技力量,大數據、VR等新技術將藝術品、博物館、旅遊産品等以更新穎的形式呈現,贏得更多國際觀眾的喜愛。

  加強政策和平臺的支援,也是促進我國文化貿易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文化企業在政策和平臺的支援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我國與沿線大多數國家簽署了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協定和執行計劃,通過互辦文化年、藝術節、電影周、旅行推介活動等搭建文化貿易的平臺。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今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成功舉辦,為各國文化企業的合作交流帶來了重要機遇。

  在文化貿易過程中,更需要發揮文化的價值引導力,通過增強中國文化産品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責任編輯:賈若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