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更高起點上推動家庭農場實現高品質發展

2019-05-31 16:24: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上海的生態農場。(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楊秀峰/攝)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深刻認識我國農業發展的特點和階段,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高品質發展家庭農場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促進鄉村振興提質增效的關鍵舉措。現階段,高品質發展家庭農場主要面臨制度政策體系不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不暢、缺乏高素質職業農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等問題。順應現代家庭農場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數字化、生態化發展趨勢,需建立適應現代家庭農場發展要求的政策支援保障體系,在更高起點上推動家庭農場有序實現高品質發展。

  堅持統籌規劃與基層探索結合,推動家庭農場高效發展

  一是推進現有家庭農場向高品質發展轉型。升級後的家庭農場應成為具有適度經營規模、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廣泛參與社會化服務、運用現代企業管理方法的農業經營主體。二是推進其他小規模承包地的家庭經營向高品質家庭農場轉型。三是到本世紀中葉完成家庭農場現代化建設,在品質效率效益上進入國際領先水準。為此,既要堅持地方推動,落實責任,又要堅持基層創新,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鼓勵基層積極探索實踐適合本地區發展條件的綠色、智慧、生態農業等家庭農場新模式,提高家庭農場的品質效益。

  以突破土地流轉難題為抓手,健全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支援體系

  一是全力解決土地流轉難題。健全“三權分置”的農地産權體系,探索土地承包權依法、自願、有償退出制度;建立土地流轉産權平臺,建立休耕地管理辦法,禁止承包地撂荒,鼓勵規模經營,建立集約招標、規範管理平臺,引導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家庭農場;健全土地流轉的公共服務,免費提供標準化流轉合同,提供市場資訊、交易磋商、糾紛調解等服務;發揮村級兩委作用,鼓勵通過鄰壁土地互換、轉讓、託管等方式整理成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改變農田補貼政策,由補貼小農戶改為補貼家庭農場,調動農戶建設家庭農場的積極性。二是以土地流轉和數字生態農場建設為抓手,統籌協調國土、工商、財政、金融、保險、農業科技等各部門密切合作,打通服務家庭農場的各個環節,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健全完善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鼓勵工商社會資本下鄉,理順簡化審批流程,暢通投資渠道,為家庭農場發展提供資金支援。

  緊扣數字化、生態化發展方向,發揮家庭農場建設的後發優勢

  一是深入推進“網際網路+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網際網路”,擴大農業物聯網示範運用。建立完備現代農業技術支援體系,優化流程、科學管理,精準收集生産經營管理資訊,為專業化運營提供決策依據。二是積極促進生態農場發展。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廣農業資源迴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技術,充分利用農業廢棄物、污染物資源,促進家庭農場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按照生態農場定位,配套建設農事體驗、休閒觀光、旅遊度假等功能,建設種植、採摘、文旅、康養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型家庭農場。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財政預算安排專門資金予以支援,也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田水林路電綜合配套,加大對農機設備、水利設施、農業資訊等家庭農場生産經營的前、中、後端的基礎投入,改善家庭農場的生産條件。千方百計降低家庭農場運營成本,注重為家庭農場提供農技農經、金融保險信貸、農資供應、産品銷售、農場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生産性服務。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為家庭農場持續穩健發展創造基礎條件。

  完善對家庭農場發展的科技人才支援

  相對小農經濟而言,規模經營的專業化家庭農場更有能力採用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成果。一是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生物種業、適用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的自主創新;二是加強農業領域智慧財産權創造與運用,加快先進實用技術整合創新與運用。三是實行家庭農場技術升級補貼政策,鼓勵家庭農場採用無人機、感測器、智慧溫控、混合種養等現代化技術和管理工具,降低生産經營成本。四是建立家庭農場科技應用示範園區,實施科技“進村入場”工程。五是加強教育培訓,提高農民的農業技術、科學知識及應用能力,使更多的傳統農民向懂市場、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轉變。六是制定農場企業家培育計劃,通過“科研示範”、“結對幫扶”、“發展論壇”等多種方式,加大對他們創新創業的支援。

  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強化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要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持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領導,確保黨的鄉村振興各項政策精神落到實處。制定“告老還鄉”投身鄉村振興的扶持政策體系,從機制上鼓勵大中城市的企業家、黨政軍退休人員等投身鄉村振興,積極參與家庭農場建設。(作者為中國人民人壽保險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