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光榮之家”溫暖千萬家——全國懸挂光榮牌活動綜述

2019-05-25 10:15:00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題:“光榮之家”溫暖千萬家——全國懸挂光榮牌活動綜述

  梅世雄、孫蕊

  在江西宜春,退役軍人劉威一家三代從軍,三家喜挂光榮牌的故事,成為鄰里的美談。

  “參軍就是要保家衛國,沒有國家,哪有自己的小家,將來若有機會,我也會送女兒去參軍。”劉威説,他的爺爺是抗日老兵,父親和叔叔都是退役軍人,自己曾在武警部隊服役。今年4月下旬,宜春市、區工作人員為他家懸挂光榮牌。

  自去年懸挂光榮牌工作啟動以來,千萬個像劉威一樣的家庭挂上了光榮牌。軍人以身許國,舉國尊崇其家。繁華都市、內陸邊陲、高原海島、尋常巷陌,千千萬萬光榮之家面對滾燙的“光榮”二字,無愧,亦無悔。

  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啥都可以不要,就是光榮傳統不能丟。”河南籍抗戰老戰士鐘興遠,身有殘疾。2017年夏,縣裏給鐘興遠建新房搬新家。老人親手將舊房懸挂的“軍屬光榮牌”摘下來,擦乾凈帶走。

  為烈屬、軍屬等優撫對象家庭懸挂光榮牌是黨和政府的優良傳統和一貫做法。1950年12月頒布的革命烈士家屬革命軍人家屬優待暫行條例規定明確:“尊重並提高烈、軍屬社會地位,予以精神的安慰,如:賀功賀喜、挂光榮匾、重要節日慰問、開會設烈、軍屬席等。”

  據軍轉幹部向賢彪回憶,四十多年前,公社領導到他家拜年,並將一塊“光榮之家”牌匾懸挂在家。父親當日寫信:“你是光榮的軍人,我們是光榮的軍屬,要對得起這份光榮,要讓光榮牌永不蒙塵、光彩奪目!”

  在改革建設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全國各地積極做好為義務兵和烈屬家庭挂光榮牌、送立功喜報等工作。不少地區創新光榮牌懸挂方式,擴大光榮牌懸挂範圍,把為優撫對象懸挂光榮牌工作落到實處。

  擴大範圍,統一標準

  懸挂光榮牌是許多人的期盼,但光榮牌給誰挂?怎麼挂?誰來挂?

  “我們分別徵求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軍隊部分大單位的反饋意見,並組織社會群眾召開座談會,就光榮牌的懸挂範圍、懸挂方式等問題充分調研論證。”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4月19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掛牌成立第三天,便啟動光榮牌相關工作。調研結果顯示,河北、山西、江蘇、貴州等省已為所有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家庭統一更換光榮牌,社會普遍反映較好。其他一些省份也建議國家儘快出臺政策。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挂光榮牌工作實施辦法》。按照辦法要求,光榮牌懸挂範圍擴大到所有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將光榮牌的稱號統一為“光榮之家”,並對光榮牌的樣式、製作、落款等進行了規範。

  隨著五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的組建,全國範圍內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資訊採集、懸挂光榮牌的工作也進入加速階段。廣東、雲南等地分別出臺懸挂光榮牌工作實施細則,健全規範工作機制。新疆下發《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集中懸挂光榮牌工作實施方案》。截至4月底,全國各地已為3000余萬戶家庭懸挂了光榮牌。

  敲鑼打鼓,送上榮光

  為了體現尊崇感、突出儀式感,做到應挂盡挂、不漏一戶,各地不斷進行動員部署推進,軍地領導一起送,敲鑼打鼓地送。熱烈莊重送出軍人榮譽,不讓光榮“悄無聲息”。

  各地成立工作專班,全面開展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資訊採集工作,為懸挂光榮牌提供精準服務支撐。北京市在各區街道、鄉鎮的政務服務大廳,共設採集點1100余個。

  為做好光榮牌懸挂工作,各地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探索出不少新路子、好辦法——

  浙江舟山針對小島優撫對象居住地高度分散、島際交通不便等實際,分頭上島入戶落實懸挂任務;安徽黃山休寧縣為全縣約6000名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挂光榮牌的同時,統一製作精美的全家福照片;在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黃布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向每戶光榮之家致辭並行軍禮……

  一聲光榮,一生光榮

  在光榮牌懸挂過程中,懸挂對象一句句肺腑之言令人動容——

  “黨和人民還記得我們,知足了。”

  “我們是從軍營走出來的,不會給黨和國家添麻煩。”

  “我還是一個兵,隨時聽從黨的召喚。”

  ……

  “龍衛星烈士,湖南省雙峰縣人,時年僅二十歲,榮立三等功。”墓碑上僅有的幾十字碑文,濃縮了烈士龍衛星的事跡。2019年春節前夕,在湖南省雙峰縣永豐鎮井元村,龍衛星91歲的老母親彭桂秀收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光榮之家”牌匾。老人把金燦燦的牌匾懸挂在了廳屋門正中最顯眼的位置。

  在湖北省來鳳縣建設銀行宿舍樓張富清家中,工作人員為其懸挂上了“光榮之家”的牌匾,並送去慰問金和慰問信。兒子張健全把他們的來意復述給老人後,老人顫顫巍巍地伸出手,握住來訪者説:“我耳朵聾,但我能看見,黨和國家沒有忘記我。”

  71年前,張富清是西北野戰軍的突擊隊員,冒著槍林彈雨,炸掉敵人四個碉堡。他深藏功名60多年,除向組織如實填報個人情況外,從未對身邊人説起過去的戰功。

  退役軍人事務部負責人説,光榮牌是對軍人價值的認可,不能一挂了之,還有很多相關的後續工作要做,要把懸挂光榮牌的優良傳統持續保持下去,把對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的尊崇優待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