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融入”國際體系 貢獻中國智慧

2019-05-22 14:23: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近段時間,三場重要外交活動相繼亮相: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三場活動,習近平主席都發表了重要講話。從講話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習近平主席的全球視野和宏大眼界,更能感受到中國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的堅定決心。

  從國際局勢來看,當前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儘管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但世界也面臨一些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風險。西方國家用強權實踐開啟了現代國際關係的歷史進程,其背後是強權政治甚至是霸權主義,這種國際體系,既是和平發展的建立者,也可能是和平發展的顛覆者。而中國在“融入”現代國際關係的過程中,非常智慧地結合了中國國情、中國問題和世界需要,從而積極推動國際體系轉型。

  中國在十九世紀中葉被裹脅進入全球化進程後,一直主動參與全球化發展,尤其是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奏響後,中國以加入WTO為節點全面參與了全球化的推進。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是現有國際秩序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建設者。這裡説的“國際秩序”並非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而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體系。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中國在“融入”國際體系後,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國力不斷強大,也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互利共贏,是中國與世界關係變化的準確描述,它擯棄了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腐觀念,凝聚了命運共同體意識。

  “世上有兩種力量:利劍和思想;從長而論,利劍總是敗在思想手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這種可以勝過利劍的思想,它為處理當代國際關係、完善全球治理和應對21世紀的各種挑戰貢獻了中國主張、中國方案。

  中國近期三場重要外交活動,高朋滿座。習近平主席三次重要講話,贏得喝彩。無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還是保護環境五點追求抑或文明交流互鑒四點主張,都結合了中國發展和國際合作大局,為人類走向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指明瞭方向。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創新中不斷發展,在應時處變中不斷昇華,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著眼未來,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同世界各國人民和睦相處、和諧發展,推動建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國際關係學者、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研究員、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張勝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