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法制網評:交流互鑒 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

2019-05-15 18:01:00
來源:法制網
字號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李思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亞洲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有著相似的歷史境遇、相同的夢想追求。孟夏之際,多國領導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和亞洲47個國家以及近50個域外國家的各界代表齊聚北京,為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貢獻智慧。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5月15日上午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表示:“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回顧歷史、展望世界,我們應該增強文明自信,在先輩們鑄就的光輝成就的基礎上,堅持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努力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

  “和羹之美,在於合異。”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多種宗教,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習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每一種文明都紮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

  亞洲文明的多姿多彩,離不開交流互鑒。亞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多種文明和諧共生的代表性地區,先人們很早就開始了文明交流互鑒。比如絲綢之路、茶葉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就曾助推絲綢、茶葉、陶瓷、香料、繪畫雕塑等風靡亞洲各國,處處記錄著亞洲先人們交往交流、互通有無的文明對話。多姿多彩的文明交相輝映,為人類保存著最久遠的文明記憶和波瀾壯闊的文明圖譜。

  中國既是文明交流互鑒的倡導者,更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中華文明是亞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天文曆法、哲學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響深遠,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更好地促進不同國家、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借鑒,詮釋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交流互鑒,續寫亞洲文明新輝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是今年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後,中國舉辦的又一場重要外交活動。大會將在廣泛凝聚各方共識基礎上發佈有關會議文件,將在媒體、智庫、旅遊、影視、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簽署一系列多邊雙邊倡議、協議,發佈一批重大項目成果和研究報告,將有落實會議成果、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務實措施。

  如何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如何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如何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促進亞洲及世界各國文明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鑒、相互啟迪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在人類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共同創造亞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王婧)

0
[責任編輯:劉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