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網評:讓多元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綻放時代光彩

2019-05-14 10:5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毛同輝

  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後,中國又將迎來一場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國際盛會。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在北京隆重開幕。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這是一個通過對話交流,凝聚共識,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的平臺;這是一場旨在傳承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璀璨輝煌的文明成果,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精神支撐的盛會。正如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建設一樣,中國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也被認為是鞏固和發展人類文明的一個重大創舉,是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彰顯各美其美的文化自信。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在歷史演進的長河中,亞洲乃至世界各國分別形成了各具地域風情和民族特色的獨特文化,它們傳承和記錄著各自歷史的深厚內涵、各自民族的精神基因、各自人民的智慧創造。文明對話的過程就是不同文明展示和呈現的過程,它可以讓各國增進和深化對各自文明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文化自信。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體現美人之美的兼收並蓄。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傲慢和偏見是文明交流互鑒的最大障礙。一部人類生存發展的文明史,也是各種文明在取長補短、兼收並蓄中實現共同進步的交流史。文明對話的前提就是在堅守自己的文化自信的同時,從內心建立對不同文明的尊重,心懷平等交流、擇善而從的虛心。美人之美體現的既是自信、平等、謙和、尊重的心態與品格,也是大氣、包容、開放、友好的氣場與格局。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在對話中豐富、在交流中提升、在互鑒中進步,從來都是各種文明得以發展、繁榮的歷史邏輯。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促進美美與共的開放共用。文明具有多樣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種的多樣性一樣,一同構成我們這個星球的生命本源。“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只有多元、多樣的世界文明各呈異彩、相映成輝,我們人類的精神家園才會永遠葳蕤繁茂,煥發萬物並育的生命力。“順道而動,天下為向”,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可以以鄰為壑、獨善其身的孤島,文明的發展同樣也需要以開放與交流的精神實現共建、共存、共用,無論何種文明概莫能外,這既是事物演進的規則、規律,也是歷史前進的大道、大勢。

  這次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標誌,是按照亞洲地理位置的六個分區設計成六瓣互動的花瓣狀圖形,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彩顏色交織融合而成。我們誠願並堅信,通過這次大會,絢麗多彩、各具特色的亞洲不同文明一定能夠在交流互鑒中綻放時代光彩,為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