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那些事兒】這段延時視頻再度展現驚人“中國速度” 外媒:大興機場建設難以置信得快

2019-05-14 10:50: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5月13日電 上午9時30分許,4架大型客機在15分鐘內依次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跑道上平穩降落。這標誌著北京新機場完成首次真機驗證,機場工作重心從基礎建設階段轉向了投運通航準備階段。

  這座被譽為中國“新國門”的北京新機場尚未“出道”就備受矚目,多家國際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感慨其建設規模和建造速度令人難以置信。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0日報道,由數百張衛星圖像組成的一段延時視頻顯示,中國首都新建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已近成型,龐大的工程耗時僅三年半,建設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

  該視頻呈現了自2015年9月至2019年2月的整個機場及其航廈的建設過程,視頻由波蘭空間規劃師卡米爾 奧諾斯科(Kamil Onoszko)製作。

  奧諾斯科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表示:“機場建築令人驚嘆,因為它展示了人類可以完成多麼偉大的工作。”

  他補充説:“地面景觀的變化非常迅速,非常壯觀。機場建築非常漂亮,通過衛星都能看到。”

  這些衛星圖像是從距離地面786公里軌道上拍攝的,圖像數據來自歐盟地球觀測和監測項目“哥白尼”。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斯蒂芬麥克唐奈今年四月實地探訪大興機場時也感慨道,“看到這些,你真的會被這座機場的規模震驚到,也會為建造速度之快而感慨。中國聘請了世界一流的建築師和工程師,還有數千名工人。短短幾年時間就建到了今天的程度。”

  令外媒驚嘆的不只是新機場的規模大和交通便捷,更在於建設中的環保細節。

  麥克唐奈注意到,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創新採用揚塵噪聲監控系統、污水處理系統、太陽能系統、建築垃圾重復利用等綠色建造技術裝備,把綠色建造理念貫穿施工建設全過程。

  例如,大興國際機場有名的圓形玻璃穹頂,便是節能環保的重要一環。通過這些天窗,樓內60%的區域都可以實現天然採光,中央天窗和條形天窗採用了最新的鋁網玻璃,既減少了熱輻射,又能保證足夠的光線進入室內。

  《每日郵報》報道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廈由已故英籍伊拉克建築師扎哈 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目前正處於建設的最後階段。今年9月正式投入運營後,大興機場將成為世界上最繁忙和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年客運量遠期目標將達到1億人次,該機場計劃修建7條跑道,將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它還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之一,這座巨大的機場由16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和5.2萬噸鋼材建成,佔地47平方公里,相當於美國曼哈頓五分之四的面積。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容量將使中國所有機場相形見絀。據新華社報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本期建設將實現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72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200萬噸、年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設計目標,遠期將實現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年貨郵吞吐量400萬噸,年飛機起降88萬架次。

  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大興機場主航廈呈現出中央放射的五指廊構型,五指廊端頭是五座中國傳統文化園林,乘客可以在那裏等待他們的航班。

  報道稱,正如中國成語所説,龍和鳳可以帶來繁榮。新機場呈“鳳凰展翅”形狀,與現有的以龍為靈感的首都機場遙相呼應。

  (編輯:齊磊 劉世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