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伊朗對美國造成威脅?伊朗:慣用伎倆 虛假情報!

2019-05-12 13:32: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在加強軍事施壓的同時,當地時間9號,美國總統特朗普還表示,希望伊朗能夠就核問題與美國進行對話,但他不排除對伊朗動武的選項。在同一天,駐在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軍官馬洛伊表示,第五艦隊在必要的時候向霍爾木茲海峽派遣航母戰鬥群。

  霍爾木茲海峽,被稱為中東海上咽喉。美國能源情報署的數據顯示,2016年,每天大約有1850萬桶原油和精煉油是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航線運輸的,佔全球石油海運量的近三分之一,佔全球石油産量的近1/5。在全球能源市場上有著戰略性影響。

  伊朗代表:慣用伎倆 虛假情報

  美國對於近來中東地區航母、戰略轟炸機等軍事裝備的調動,給出的理由就是所謂的伊朗威脅。具體來説,就是美軍中央司令部近期獲得的據稱是“明確且可信”的情報,表明伊朗軍方及其“代理人勢力”有可能對美軍士兵及美方的非軍事利益發起行動。

  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吉德拉萬奇9號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對美方的説法進行了駁斥。

  拉萬奇説的同一個人就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博爾頓在上週末稱,有情報顯示,伊朗將攻擊美國,並且這樣的跡象不斷升級、令人不安。美國將“林肯”號航母和一個轟炸機特遣隊部署至美國中央司令部轄區,以向伊朗傳遞明確信號。

  在小布希政府時期,時任負責軍控和國際安全的副國務卿博爾頓是伊拉克戰爭的堅定擁護者,國會參議院關於伊拉克戰爭的聽證會資料曾顯示,博爾頓涉嫌逼迫美情報人員偽造證據,謊稱伊拉克政府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推動美國入侵伊拉克,被稱為“伊拉克戰爭構建者”。

  但美國大動干戈發動伊拉克戰爭後,並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沒有證據顯示薩達姆與“基地”組織有關聯。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