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央行: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不減

2019-05-12 10:50: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記者蔣勇)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央行近日發佈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和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分別增長10.4%和8.5%,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不減。

  與去年同期相比,社會融資規模和廣義貨幣M2都有較大幅度增長。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超過2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廣義貨幣M2餘額約為188萬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

  但是環比來看,4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廣義貨幣M2增速分別比3月末低0.3和0.1個百分點。

  央行調查統計司副司長張文紅説,“4月份社會融資增速環比有所回落主要受季節因素影響,與今年信貸投放的節奏跟去年不同有也關。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累計增加了8.18萬億元,應該是歷史同期最高的水準。拉長時間看,社會融資規模總體還是延續了反彈態勢,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仍然較大。”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也認為,雖然4月份部分數據較3月份稍有回落,但總體上看金融數據延續了今年一季度較好的增長態勢,信用收縮局面得到逆轉,M2、銀行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增速都高於之前的預期。

  就在前幾天,央行對服務縣域的中小銀行實施定向降準,約有1000家服務縣域的農村商業銀行可以享受8%的較低存款準備金率,將釋放長期資金約2800億元,並全都用於發放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這對於進一步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無疑是重大利好。

  除了銀行貸款,債券融資水準也進一步改善。在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的作用下,今年前4個月民營企業發行債券達到2053億元,這個數據跟2017和2018年同期相比都是處於比較好的水準。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鄒瀾説:“我們注意到有19家民營企業在當時出現困難的時候債券發不出去,在創設這個工具之後,在工具的支援之下順利完成了發行,避免了資金鏈的斷裂;後續又進行了融資,已經不需要再配以支援工具,完全按照過去的方式本身就能夠發出去。前後的對比就反映出支援工具起到了希望起到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