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公安機關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立案近1.9萬起 查辦P2P平臺400余個

2019-05-11 10:0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10日電(記者熊豐、王子銘)公安部10日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公安機關打擊和防範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工作情況。2018年以來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公安機關共立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近1.9萬起,涉案金額4100億元,依法查辦涉嫌非法集資犯罪P2P網貸平臺400余個。

  公安部經偵局局長高峰介紹,當前我國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總體上仍較為嚴峻,發案總量持續高位運作,涉案金額超過百億元、涉及投資者超過百萬人的“雙百案件”屢有發生,特別是社會領域經濟犯罪與專業領域經濟犯罪相互疊加,傳統經濟犯罪與網路經濟犯罪交織共生,破壞力倍增,嚴重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和國家經濟安全,給廣大群眾造成特別巨大的經濟損失。

  高峰説,一些新興經濟領域如網路借貸、投資理財、養老服務、消費返利、虛擬貨幣、金融互助等,已成為涉眾型經濟犯罪的“重災區”。面對當前非法集資等涉眾型經濟犯罪的嚴峻形勢,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依法開展打擊非法集資犯罪專項行動,取得了重大戰果和突出成效。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公安部實行掛牌督辦,先後成功偵破部督案件近40起,摧毀重大跨區域犯罪網路200余個。2018年6月P2P網貸平臺“爆雷”以來,各地公安機關迅速響應、積極行動,尤其是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公安機關主動作為、全力出擊,依法查辦非法集資犯罪平臺400余個,並將緝捕外逃嫌疑人列為“獵狐行動”的首要任務,從16個國家和地區將60余名逃犯緝捕回國。

  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王志廣表示,當前非法集資犯罪手段不斷翻新,欺騙性和迷惑性更強,廣大群眾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應選擇合法的主體、拒絕可疑項目、抵制高息誘惑,切實遠離非法集資、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發現有關涉嫌經濟犯罪線索的,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