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緣何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行穩致遠信心十足?

2019-05-09 17:19: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字號

  近來,海外接連傳來看好中國經濟的聲音:“股神”巴菲特公開表示,未來會加大在中國投資;德國媒體報道,大眾、寶馬、戴姆勒等三大德國車企一致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國際商業地産服務和投資機構世邦魏理仕發佈報告説,中國內地今年首次成為亞太區跨境地産投資首選目的地……在這些聲音中,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信心清晰可見。

  對中國經濟信心十足,在於中國市場潛力大。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消費拉動增長的作用日益增強。今年年初日本富士電視臺就稱,相信2019年中國能夠克服阻礙,保持領先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長率。事實的確如此,中國銀聯發佈的“五一”假日交易數據就顯示,“五一”假期銀聯網路交易總金額達到1.29萬億元。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更是達到65.1%。消費已成保持中國經濟平穩運作的“穩定器”和“壓艙石”,為國際社會所看好。

  對中國經濟信心十足,在於中國經濟動能足。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困難,經濟全球化遭遇挫折,主要原因是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後和全球發展失衡。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已經成為了推動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條件。2018年,我國資訊消費規模突破5萬億元,數字經濟總量超過31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4.8%。今年一季度,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1.3個百分點。新動能不斷涌現夯實了高品質發展根基,也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對中國經濟信心十足,在於中國開放共贏決心強。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近年來,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出臺外商投資法、縮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等等,中國共贏發展決心引來世界點讚。《華爾街日報》就撰文説,中國政府通過逐步開放國內市場吸引海外資本的決心,顯示出外國投資者看好中國市場。隨著中國不斷促進更高水準對外開放,世界對中國經濟發展信心更足。

  對中國經濟信心十足,在於中國經濟穩中向好。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6.8萬億元,同比增長6.3%;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加快4個百分點。經濟同比增長6.4%、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24萬人……在壓力挑戰下,中國經濟實現平穩開局。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先前發佈的最新報告中,中國成為唯一被上調今年增長預期的主要經濟體。美聯社也評論説,中國經濟一季度保持穩健,回穩的經濟增長和進口需求將有助於提振正在弱化的全球經濟活動。

  時代大潮風雲際會,歷史大勢浩蕩前行。充滿活力的市場、日益增長的進口需求、不斷增長的科技創新能力……一季度開局平穩、穩中有進足以表明,儘管當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依然較強,但中國經濟發展健康穩定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支撐高品質發展的生産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穩中向好的總體勢頭沒有改變。“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中國推動更高水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高品質發展的中國經濟將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市場紅利。(晨曦)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