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

2019-05-05 16:51: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今天,我們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導廣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勵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思考和研究,正確把握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對於發揚五四精神,動員激勵廣大青年為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而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必須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引導新時代青年堅定“四個自信”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也是一位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高度概括了五四運動的里程碑意義:五四運動,爆發於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培育了永久奮鬥的偉大傳統。五四運動是個寶藏,我們要倍加珍愛,努力從中挖掘出其富含的精神價值。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加強對五四運動歷史意義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運動對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深遠影響。必須堅持大歷史觀,堅持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相統一,堅持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會史相結合,從歷史的縱深、社會的脈動中總結規律,揭示趨勢,尋找真理,講清楚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引導新時代青年以史為鑒、以史為師,不斷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必須加強對五四精神時代價值的研究,深入揭示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的意義和要求,照亮新時代青年前行的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要結合五四運動以來100年的歷史,深入研究發揚五四精神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大意義,要把研究五四精神同研究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統一起來,同研究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統一起來,使之成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的磅薄精神力量,讓五四精神不斷散發新的時代光芒,成為指引新時代青年奮力前行的火炬,成為新時代青年加強自我修煉的尺規,使他們從中找到人生真諦、生命價值、事業方向,激勵他們育愛國情、立強國志、踐報國行,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永久奮鬥中成就出彩人生。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必須加強對五四以來青年運動的研究,讓新時代的青年深刻把握和自覺運用青年運動發展的規律指導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100年來的中國青年運動,波瀾壯闊,成績巨大,需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總結經驗教訓,探尋本質規律。從“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到“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青年運動始終同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從這100年的青年運動中,我們要闡明中國共産黨和中國青年運動的關係,加強對新時代青年的政治引領;回答好為什麼當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為什麼當代青年必須把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偉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找準當代中國青年運動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著力點,引導新時代青年把人生奮鬥匯入時代洪流,樹立遠大理想,熱愛偉大祖國,擔當時代責任,勇於砥礪奮鬥,練就過硬本領,錘鍊品德修為,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必須加強對“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研究,明確當代青年的使命,激勵青年在歷史的接力賽中跑好自己這一棒

  研究“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提出的時代背景,歷史進程,發展脈絡;“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內在結構和豐富涵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與要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的條件和標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與新時代青年運動應該如何連結,與新時代青年的歷史使命的內在關聯等問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進程,將貫穿千千萬萬當代青年成長髮展的全過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廣大青年是生力軍和突擊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復興路猶長,奮鬥正當時。新時代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激揚青春,向夢想前行,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必須加強對新時代中國社會的研究,以使青年更好地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在社會大舞臺上建大功、立偉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在以鏗鏘的腳步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新征程。“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建設正加速推進。新科技革命蓬勃發展,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趨勢不可阻擋。新産品、新業態、新經濟層出不窮,極大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心理感受、生活習慣、工作方式、聯繫交往。社會急劇轉型,思想更加活躍,思潮更加多元化,我們要防範和警惕錯誤思潮。新變化既給新時代青年施展才幹、立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更廣闊的空間,同時也對他們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更高的要求,生存和發展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形勢逼人,時勢造人,時不我待。新時代青年要研究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改造社會,準確把握社會的脈動,勇立時代潮頭,聚焦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沿著新時代青年運動的正確方向,勇敢地闊步向前,逐夢青春。

  把握新時代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必須加強對新時代中國青年特點的研究,了解青年的優點和弱勢,使他們可以揚長避短、遊刃有餘地完成歷史使命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青年的發展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經濟全球化和科技資訊化交疊相織,成為新時代青年成長大背景中的重要因素。在此大背景下成長的新時代青年有更鮮明的特點和更多的優勢,如務實、開放、自信、法律意識強;同時,他們的成長也需要更多的關懷和引導,使他們能夠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樹立正確的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深入研究新時代青年的特點和成長成才的規律,既要看到新時代青年的可愛、可信、可為之處,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他們的不足之點,引導他們發揮優勢、彌補不足,把樹立遠大理想和腳踏實地工作統一起來,把尊重成長成才規律與拼搏進取奮鬥結合起來,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引導社會各方面關心愛護青年、激勵鼓舞青年、教育服務青年,為他們實現理想抱負營造更加健康寬鬆、公平公正的環境,為他們的人生提供更多出彩圓夢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盡情發揮偉大創造力,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生的偉大貢獻。

  (作者係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