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漢堡看“一帶一路”帶來的共贏機遇

2019-05-03 11:1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一帶一路”進行時共商共建共用

  光明日報駐柏林記者 田園

  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是歐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在歐洲的重要節點。這裡是海上絲綢之路在歐洲的重要港口,經由漢堡港轉運的貨物佔據中德貿易的半壁江山,2017年漢堡港往來中國的集裝箱吞吐量約為260萬標準箱(TEU),約佔漢堡港當年總吞吐量的三分之一。漢堡也是中歐班列的重要站點,與中國之間的貨運班列數穩步上升,目前每週約有230趟集裝箱貨運班列從漢堡開往中國的27個城市。因此,漢堡被德國人稱作中國通往德國和歐洲的門戶。近年來,在全球船運業因經濟復蘇緩慢而面臨巨大壓力的背景下,漢堡港正是依靠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在與北歐主要港口的競爭中優勢明顯,更在2018年實現了復蘇性增長。

  圖為漢堡港一角。田園攝/光明圖片

  在中國駐漢堡總領館近日在當地媒體社交平臺發佈的“一帶一路”系列短片中,17歲的漢堡青年大衛恩普肯講述了“一帶一路”倡議影響自己職業選擇的故事。恩普肯即將高中畢業,他對未來職業規劃已經有了很明確的想法:到位於不來梅的德國“一帶一路”倡議協會工作。協會於今年3月29日成立,旨在代表德國中小企業利益,助其與中方共同進入第三國市場。專門前往不萊梅參加協會成立儀式的恩普肯説,應該積極“到‘一帶一路’建設中與中國合作夥伴進行對話。‘一帶一路’是一個長期的大項目,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中小企業無疑都能從中受益,這與我們年輕人也息息相關。我今年就將開啟職業生涯,我認為我的未來在東方”。

  中遠海運集團1989年就在德國漢堡設立歐洲公司總部,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公司的年輕德國職員們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把不同文化、不同國家聯繫在一起,也把他們自己跟世界聯繫在一起,為他們提供了許多職業機遇。20世紀80年代以來,漢堡逐漸發展成為中資機構在歐洲最集中的城市。目前,在漢堡註冊的中資(不包括港澳臺)公司有550多家,其中包括中遠海運、寶鋼、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企業。漢堡有700多家公司與中國有經貿往來,其中包括拜爾斯多夫、漢莎技術公司、菲利普醫療器械公司、萬寶龍國際公司和斯坦威鋼琴廠等德國知名企業。2017年7月,G20峰會在漢堡舉行,習近平主席出席峰會並訪問漢堡市,這是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到訪漢堡市。近幾年來,漢堡市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成為聯結中德、中歐合作的重要城市。

  根據上述系列短片的故事,往返于漢堡和中國的中歐班列為當地知名花卉杜鵑花出口創造了條件。杜鵑花在德國西北部的阿默蘭地區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一家來自中國山東的園藝企業2012年並購了當地兩家有著百年曆史的家族農場後,創立了德國樂海集團,在當地建起了歐洲最大的高山杜鵑生産基地,不僅保住了當地諸多工作崗位,還開拓出不少新業務領域。就職于該集團的斯文柯尼斯佩爾表示,期待借“一帶一路”的東風,讓名花回歸故里的路途越來越便捷。柯尼斯佩爾説:“中國業務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的第二大支柱。在秋冬季歐洲市場沒有需求的兩三個月裏,我們將杜鵑花出口到中國。”“我們密切關注‘一帶一路’建設新發展,因為目前對中國出口主要依靠海運,這意味著杜鵑要在沒有陽光和水的集裝箱中存放5至6周,這非常不利於花卉的保鮮。而一旦用(中歐班列)火車運輸,只需要兩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將杜鵑運到中國,出口更多品種的杜鵑成為可能,還能夠更快速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我甚至可以預見到公司業績將再創輝煌了。”

  德國媒體指出,隨著對“一帶一路”倡議了解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德國中小企業開始關注如何把握機遇,更深入地參與到這一倡議中,助推中德合作再上新臺階。漢堡當地的政界人士堅信,“一帶一路”倡議將使雙方合作邁入新階段,惠及更多領域和更廣泛的民眾,更好地為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作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通過科學的生産分工,帶動各經濟體共同進步成長。”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施密特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説。施密特認為,中德兩國可以為“一帶一路”相關經濟體提供有利幫助,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幫助非洲、拉美等地區走向繁榮,兩國這一領域的合作潛力很大。他強調,中德“一帶一路”合作的未來前景是光明的。德國經濟顧問委員會是德國政府最重要的智囊機構之一,由德國總統任命的5名經濟專家組成,也被德國民間稱為“五賢人”委員會。作為知名經濟學家,施密特2013年起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馬蒂亞斯呂克則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力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為改善當地民生、減少貧困等作出積極貢獻,這也是共擔全球責任的體現,有利於全球化合理髮展。

  德國“一帶一路”倡議協會主席漢斯馮海爾多夫不久前在協會成立儀式上指出,中國已經啟動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投資計劃,德國企業可以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與中方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他表示,中德兩國分別作為亞歐大陸最大的經濟實體和製造業大國,互為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德國如果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僅能將自己的技術創新優勢、環保理念帶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優勢互補,還可以為推動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積極貢獻。

  (光明日報柏林5月2日電)

  《光明日報》( 2019年05月03日 04版)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