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美與共 共建地球家園 ——與會人士熱議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重要講話

2019-04-30 17:26: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4月29日,媯水河畔,海坨山下,一場薈萃世界園藝精華、展示美麗中國的盛會正式拉開帷幕。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共用生態文明的理念正伴隨欣欣草木傳遞到全球各地。

  “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共同建設美麗地球家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引起與會各國嘉賓熱情回應,長久不息的掌聲在現場多次響起。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快車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將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
  “中國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典範。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國際園藝生産者協會主席伯納德歐斯特羅姆在開幕式現場盛讚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不久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的衛星數據顯示,全球從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1/4來自中國,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在全球森林資源持續減少的背景下,中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持續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盧安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加對記者説,能親臨開幕式現場感覺十分榮幸,“中國現在有了更多的藍天,過去10年中國的生態保護行動取得了成功,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天藍、山綠、水清重新回來了”。
  不久前,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佈報告,積極評價北京市改善空氣品質取得的成效,認為北京大氣污染治理為其他遭受空氣污染困擾的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聯合國人居署報告則顯示,中國治理污染河道的成功經驗,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範例。
  “我到過中國很多地方,從西北大漠到江南水鄉,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之豐富令人感慨。我也能感到,中國各項環境指標都在不斷改善。”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特邀顧問阿瑟漢森對記者説,“習近平主席講‘生態治理,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們從中國目前的良好環境中看到了這句話的意義,即便需要走過漫長的治理道路,只要踏踏實實地走,美麗中國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過去我們在發展過程中砍掉了大樹、修建了道路,但當我們發展之後,卻失去了環境。”迦納駐華大使館公使、迦納園園長馬卡洛斯阿肯邦對記者表示,“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樣重要,我曾經前往內蒙古參觀庫布其沙漠治理項目,看到人們在沙漠上種樹,讓沙漠重新恢復生機與綠色,我們需要學習這樣前所未見的經驗。中國使用科學知識與手段,一點一滴、持之以恒,讓綠色重回大地,這是非常重要的。”
  2017年9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召開,庫布其防沙治沙實踐被寫入各國代表共同起草的《鄂爾多斯宣言》。曾經的“死亡之海”現在綠意蔥蔥,流水潺潺。如今,中國防沙治沙經驗已經傳播到尼日利亞、摩洛哥……
  韓國順天市順天灣管理中心所長張永烋對記者表示,現場聽到習近平主席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讓他久久回味。“在工業化、産業化高速發展的當下,人類往往忽略了生態的重要性,這令人擔憂。”他説,北京世園會打造了園林文化交流的平臺,也將喚起人們對綠水青山的嚮往。
  衣索比亞農業部長奧馬爾侯賽因對記者説,習主席的講話讓他認真思考,特別是“讓子孫後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這句話。他説,“這是全世界共通的道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要將這樣的表述方式帶回衣索比亞。生産力是土地給人類慷慨的回贈,我們如何對待土地,土地就會如何回饋我們。”
  烏干達貿工部貿易國務部長韋裏赫卡法布薩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非常認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習主席的講話向全世界發出了信號,即綠色發展是未來人們應該行動的方向。
  ■“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
  ■“只有並肩同行,才能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對我們所有人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訊。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需要共同保護和珍惜,我完全贊同習主席的觀點。中國有力推動了《巴黎協定》,推動全球生態文明保護與發展,在‘一帶一路’建設等多個機制中與各國攜手合作,實現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阿肯邦表示。
  巴基斯坦園園長胡馬雲來伊克對記者説,“巴基斯坦和中國是老朋友,在綠色發展方面,如何運用科學技術合理髮展農業、園藝,巴基斯坦需要向中國學習的有很多。”
  “聽完習近平主席的演講,印象最深的就是堅持科學治理。新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應對環境治理也應該更加科學,因地制宜,統籌兼顧。”泰國農業和合作社部部長格裏薩達對記者表示,要做到統籌兼顧,需要不同國家增加合作交流。
  吉布地外交部長優素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向世界傳遞出一個明確的資訊、一個堅定的聲音——保護環境、維護綠色發展,中國在行動。
  “我非常贊同習近平主席高屋建瓴的判斷,解決地球變暖等環境問題,需要各個國家攜手合作、共同行動。不論是工業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應出一份力。”優素福説。
  阿瑟漢森指出,中國推動完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創新平臺的作用日益凸顯。中國與聯合國環境開發署等多個國際組織開展有效的合作,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聚焦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環境治理等全球和區域環境問題,為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政策建議。
  (本報記者白陽、李志偉、陳尚文、李琰、王佳可、曲頌)
[責任編輯:郭曉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