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18年投入近17億元—— 資訊化賦能中小企業

2019-04-30 11: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 中小企業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是資訊化服務中小企業的主攻方向

  ● 提速降費專項行動持續開展,降低了中小企業的網際網路接入成本

  ● 推動中小企業普及業務全流程資訊化應用,提高全要素生産效率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馬向暉在近日召開的“2019中小企業資訊化服務資訊發佈會”上表示,2018年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投入資金近17億元,獲得各級地方財政支援6.7億元,與地方政府部門簽署了1911份合作協議,全面提升中小企業資訊化應用能力。

  “要通過資訊化賦能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能力和水準。把中小企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問題,作為資訊化服務中小企業的主攻方向。”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説。

  優化服務環境

  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為中小企業提供資訊化服務等具體措施,來提升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能力。

  “落實《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結合本地區産業發展實際,將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作為支援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準、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經濟産業體系的重要抓手。”王江平説。

  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已實施14年。2018年,在服務政策落地、促進融資、降本增效、推動創新創業等方面,中小企業資訊化推進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中小企業不斷提高發展品質。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全國建立了4400多個服務機構,配備了30多萬名服務人員,聯合了7600多家專業合作夥伴;組織開展宣傳培訓和資訊化推廣活動3萬餘場,參加活動達249萬多人次,與地方政府部門簽署了1911份合作協議。

  為了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關於“建立跨部門的政策資訊網際網路發佈平臺”要求,國家工業資訊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搭建了國家中小企業政策資訊網際網路發佈平臺,已于2018年上線運作,並在工信部門戶網站開通了窗口。

  馬向暉介紹説,這個平臺構建了涵蓋國家和地方的中小企業政策資訊庫。截至2018年底,平臺匯聚近5年國家部委政策2319項;分析梳理政策幹貨602項,政策解讀1347項,為中小企業提供形式多樣、簡單明瞭的政策資訊服務;匯聚中小企業相關政策申報入口,探索推動涉企政策線上申報和跟蹤監測。截至2018年底,共匯聚申報政策1224項。

  “用資訊化賦能中小企業,既是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能力和水準的迫切需要,也是資訊通信行業拓展市場的必然選擇。”王江平認為,資訊通信技術發展到今天,只有與人們的生産生活密切結合,才能在服務中創造價值,在滿足用戶需求中發現商機。

  拓展融資渠道

  調查顯示,融資難仍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最大痛點。“在以資訊化幫助中小企業拓展投融資渠道方面,我們一方面建設完善融資支援業務資訊平臺,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産融結合服務平臺作用,大力發展普惠金融。”馬向暉説。

  據介紹,工信部資訊中心升級改造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資訊報送系統,明確地方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流程,改善了用戶使用體驗。目前,共遷移全國擔保公司及各級管理用戶9000余家,已接收1860家擔保機構報送的16.5萬筆信用擔保業務明細數據,利用資訊化手段有效支撐了擔保資訊報送工作,助力落實國家獎補資金等政策要求。

  多家網際網路平臺也推出了各種資訊産品,為小微企業創業融資貸款、農民創業貸款提供支援和服務。這些網際網路平臺通過與銀行系統充分對接,大大增加了貸款融資的成功率,將小微貸款融資平均週期從之前的30天降低到幾天。線上高效放款,甚至達到當日申請當日放款的高效融資,極大降低了這些企業的融資成本。

  比如,目前僅在貸款、保險、“三農”服務三個方面,網商銀行及前身螞蟻小貸已累計為超過1100萬家小微經營者提供超過2萬億元的貸款支援,為460萬農村小微經營者提供了4100億元貸款支援。

  中企雲鏈上線4年多來,註冊企業用戶超過22000家,解決供應鏈企業三角債1800億元,為産業鏈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實現線上應收賬款融資超過310億元。其中,100萬元以下佔比86%,完全符合小額高頻的特點,充分體現了服務民營企業、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初衷。

  2018年,暢捷貸累計幫助全國3432家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機構批核授信,授信額度6.24億元。其中,助貸成功放款4.70億元,幫助2001家小微企業成功獲得貸款。

  此外,提速降費專項行動持續開展,也降低了中小企業的網際網路接入成本。據了解,三大運營商在2017年“提速惠企”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升速+降費+拓展”“專線直降、小微升級”等專項行動,提升中小企業客戶感知,精準化實施提速降費。

  其中,中國電信針對中小企業將100M以下商務專線免費提速至100M;雙創示範園區覆蓋中小企業給予專線8折的優惠;千兆普通寬頻可享受買一年送一年。中國聯通面向中小企業推出100M以下網際網路專線速率免費翻倍、50M以下企業光寬頻免費提速到50M等舉措,惠及用戶超過40萬戶;將網際網路專線資費下調10%。中國移動將一、二類地區資費統一,目錄價實際下調30%;更名“小微寬頻”為“企業寬頻”,並有針對性地推出50M頻寬特惠款企業寬頻,將原價格底線由55元/月降至32元/月,降幅達到41.8%。

  加強雲化部署

  為了推動中小企業業務系統雲化部署,降低中小企業資訊化應用門檻和成本,工信部提出“支援廣大中小企業上雲,提升中小企業競爭力”,引導、鼓勵資訊化服務機構加快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完善標準體系,豐富雲服務資源,強化雲平臺功能,幫助中小企業快速獲取資訊化資源、形成資訊化能力。

  通過使用浪潮的雲産品,鳴谷農業雲供應鏈項目全部採用遠端交付,從啟動到驗收共用時18天,實現了企業從資訊化基礎數據的科學規範管理,到客戶化銷售訂單、果品廠內加工流程管控、果品等級精細化管理、果品客戶化定制包裝出廠等全業務鏈的追溯平臺,解決了手工狀態下業務數據易錯、低效、失真的問題,使企業整體資訊流轉順暢、運作可控,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實現業務數據的及時展現,企業負責人通過手機就可以隨時看到每天的産品交付與週轉情況。

  亞太經合組織中小企業資訊化促進中心理事長高新民認為,中小企業資訊化已進入“網際網路+”新階段,要把握泛在化、融合化、平臺化和智慧化4個特徵。他強調,中小企業資訊化要利用融合平臺,並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升競爭力。

  “要通過搭建面對中小企業的雲製造平臺和雲服務平臺,發展適合中小企業資訊化需求的産品、解決方案和相應的工具包,服務中小企業開展智慧化改造、管理提升、市場拓展等資訊化應用。”王江平説。

  實踐證明,雲服務平臺能降低企業智慧化改造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比如,浙江省陀曼智造作為總承包商,負責為當地中小軸承企業量身定制智慧化技改整體服務。經過改造,新昌縣軸承行業平均設備有效利用率提高了20%左右,産品加工平均綜合成本下降了12%至15%,勞動用工成本下降了50%左右。目前,已驗收的企業智慧化技改平均改造成本僅23萬元,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資。

  馬向暉表示,2019年要引導資訊化服務商面向中小企業的多樣性需求,實現産品向解決方案轉型。推動中小企業普及業務全流程資訊化應用,提高全要素生産效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 鑫 實習生 王曉梅)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