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普|60秒讀懂世園會是個啥會?

2019-04-27 16:45: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攝影報道) 2013年夏天,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江千鄉葉合青村6歲的小女孩扎格忽然病了。這可急壞了她的媽媽本群。家裏本來就窮,這可怎麼辦?

  急匆匆借了錢,電話求人找了車,一路顛簸把心肝寶貝送到縣上的醫院,一陣檢查過後,醫生的臉色越來越嚴肅,本群的心快要跳到了嗓子眼。“問題可能在心臟上,先把藥開上,你們儘快把孩子送到西寧的大醫院去看吧。”

  西寧,多麼遙遠的一個地方啊,怕是有上千里路(實際480千米)吧,怎麼去,去了找誰,怎麼看病,還有最大的問題,就是從哪去借一大筆錢?本群愁得團團轉。

  村上的幹部來了,鄉上的幹部也來了,親戚來了,朋友來了。

  “我有300塊錢”“我有500塊”“我西寧有親戚,他家房子大”“我親戚的孩子在西寧上學,他可以幫忙翻譯”……

  扎格被媽媽抱到了去西寧的班車上,又是漫長一路顛簸,半路上因為暈車還吐了兩次,她的哭泣聲在嘈雜的班車上顯得格外無助,本群好幾次也想哭,覺得難為情,咽下了眼淚。

  又是這樣那樣的檢查,又是各種面孔的醫生,最終扎格被確定為先天性心臟病,但手術指徵不明確,只能藥物治療緩解病情。等到扎格好起來,又隨著媽媽坐著班車回到了家。家裏還是那樣窮,不,是更窮了,因為去省城看病還背了債。還好,鄉政府送來了米麵油,親戚們送來了幹肉和酥油。

  到了入學的年紀,扎格纏著媽媽要上學。病魔並不善罷干休,讓這個可愛的小女孩的學業斷斷續續。每次發病,對家裏來説就是一場小型災難,這個家沒有草山,也沒有牲畜,全靠本群的一雙巧手維持。

  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本群看到了希望。自家情況完全符合貧困戶標準,一項項填報下來,能匹配的扶助政策不少,特別是醫保、大病醫保和二次救助政策,讓孩子看病花很少的錢。不過,扎格的病一直時好時壞,學校怕小扎格出什麼意外,專門請本群把孩子帶回家休養。

  扎格的病一直牽動著眾人的心。2018年,扎格病情又一次復發。同樣,又是幹部們帶頭捐款捐物,扎格再一次到省城看病……這樣下去,啥時候是個頭啊。不僅學業要荒廢了,她美好的人生怕是又增幾多坎坷。村鄉幹部、第一書記,把扎格的情況彙報給了上級。

  上海市對口支援果洛州,而且上海市的醫療技術,特別是先心病診療技術在全國都是排名在前的,何不把扎格送到上海去瞧病!説去就去。

  扎格第一次見到了大上海的模樣,這個可愛的藏族小女孩也讓上海市的醫生們疼愛不止。先心病最好的手術時機是1歲以前,而扎格已經過了10歲……不過,這難不倒大上海的醫生伯伯和阿姨們,他們安慰著扎格和本群,並迅速拿出一套合理的治療方案,對扎格進行了治療。比較成功!要不了多久,可愛的小女孩又可以生龍活虎地玩遊戲了。

  返回西寧,回到果洛,回到甘德江千。本群看著孩子恢復了不少,自己的腳步也輕快了許多。她還報名參加了政府組織的藏餐烹飪技能培訓,培訓一結束,她就開了一家藏餐館,因為手藝好,會經營,生意做得有聲有色。2018年底,本群一家圓滿脫貧。

  唯一的遺憾是,扎格偶爾還會感覺身體不適。不過,經醫院精心檢查後,又説並無大礙,因此她一時半會兒還不能返回心心唸唸的校園。孩子天性愛玩愛動。在藏餐館,扎格一會兒幫媽媽倒垃圾,一會又蹦蹦跳跳去街上玩。見到記者進屋,她便拽著媽媽的衣角撒嬌,不一會兒,她便毫不膽怯地向記者説,“我想早點兒回學校跟小夥伴們一起上課,一起玩耍!”

  本群説,永遠不會忘記,第一次帶女兒去省城西寧看病,望著城市裏林立的樓房和滾滾車流,自己內心的那種恐慌;而去年,在比“好多個西寧”還要大的上海,自己卻無比鎮定,“我知道,我和寶貝女兒的背後是一個偉大的中國。”

  在上海接受治療後,扎格返回家鄉休養。這個可愛的藏族小姑娘説“我想上學”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