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起點

2019-04-27 10:4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字號

  作者:李 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

  “面向未來,我們要聚焦重點、深耕細作,共同繪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品質發展方向不斷前進。”4月26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習主席在主旨演講中為共同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發出了“中國聲音”。

  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達成新共識

  過去兩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所形成的5大類、76大項、279項具體成果在實踐層面全部得到落實,明顯提升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認同度和高峰論壇的國際影響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經成為各參與國和國際組織深化交往、增進互信、密切往來的重要平臺。迄今,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70多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同聯合國、東盟、非盟、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發展和合作規劃實現對接,同各國發展實現戰略對接。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來自150多個國家、9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秉承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暢所欲言、集思廣益,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案。此次高峰論壇將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所倡導的“三共”原則、“五通”理念為指導,就共同推進多邊主義、自由貿易、構建多邊貿易體制,降低貿易投資制度化壁壘,減少人為障礙達成更多新的協議,尤其有望在商建自由貿易區,推動現有的自由貿易區升級方面取得新突破。

  鋻於軟聯通,即規則標準的對接在“一帶一路”進程中的重要性日漸突出,論壇將針對國際公約、國際條約、國際協定確定的國際規則標準展開討論協商,在以規則標準對接的軟聯通方面有所建樹。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所指出的:“我們要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引入各方普遍支援的規則標準,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採購、招投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進行,同時要尊重各國法律法規。”

  吸引歐美國家加入“一帶一路”大家庭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支援、參與的國家不斷由亞歐大陸擴展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在出席此次“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國家和國際組織代表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歐洲與美洲,如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阿根廷等。

  最近三年亞投行的擴容,表現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吸引力與覆蓋力。截至今年4月,亞投行成員國已由創始時的57個達到97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盧森堡、瑞士等歐洲國家都加入其中。英法德意是歐洲乃至全球的傳統大國,英國至今仍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金融中心。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是金融業在全球範圍實現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前,義大利正式加入“一帶一路”,成為第一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的G7國家。此外,希臘、瑞士也明確表態支援“一帶一路”倡議。可以預期,高峰論壇成功舉辦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和美洲國家改變觀望與猶豫不定的立場與態度,“一帶一路”大家庭將不斷增加新成員。

  實現“一帶一路”合作高品質發展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將在推動“一帶一路”合作實現高品質發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論壇首次舉辦企業家大會、首次設立數字絲綢之路分論壇,凸顯了會議主辦方的高瞻遠矚與務實精神。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來臨,網際網路、大數據在經濟往來與合作中的運用,極大地提高了資源配置的優化程度,使經濟活動的生産-分配-交換-消費得以在同一時空實現無縫對接。習近平主席在主旨講演中指出:“我們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機遇,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作為“一帶一路”的首倡國,中國牢牢把握數字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組織參會國就共建數字絲綢之路課題進行討論協商,並願意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更加豐富的經濟發展手段和數字經濟發展手段。可以預期,在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絲路電商”將獲得加速發展。

  本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設12場分論壇,廣泛邀請外國企業家參加,並首次舉辦企業家大會,為工商界對接合作搭建平臺。這意味著未來“一帶一路”主要通過市場化運作,政府的職能集中在提供服務,制定與完善規則標準上。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其中,“一帶一路”能夠從經濟領域、商業領域助力沿線國家與地區的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改善民生。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