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穩紮穩打做好“穩”的文章

2019-04-26 15:08:00
來源:中國江蘇網
字號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期,做好“穩”的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江蘇作為東部沿海省份,要有充分認識,體現應有擔當。從一季度江蘇經濟運作態勢看,總體平穩、開局良好、好于預期、好于全國平均水準。接下來,還要穩紮穩打、再接再厲,以改革開放和結構調整的新進展鞏固經濟社會穩定大局。

  實現“穩”,最基本的是堅決守牢底線。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穩定、安全、生態、廉政四條底線,一條都不能破,哪一條出了大問題,都會動搖地方經濟穩定發展的根基。堅守底線不是走極端,不能因為害怕安全、環保出問題,就對一些産業、行業“一刀切”,把該關的不該關的都關了;不能拿底線當“擋箭牌”,遇到問題繞著走,碰到矛盾躲著走;更不能借這個機會,有意壓低經濟增速。堅守底線是“有守”和“有為”的有機統一,應當拿出擔當精神和負責態度,實事求是地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問題,在守住底線的前提下,發展得越快越好。堅守底線,要深入排查生産、安全、交通、環保等領域風險隱患,有效防範,精準治理。打贏脫貧攻堅戰、“兩不愁三保障”,是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要對標對表“高水準”“全面性”,補齊拉長農村住房、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等短板,按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著力培育壯大鄉村産業、特色經濟。

  實現“穩”,最關鍵的是穩住經濟基本面。只有穩住經濟基本面,才有更大的空間去解決新老問題,才有更好的條件去推進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要按照“六穩”要求,一條一條具體分析,明確重點,抓好落實。要以破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為重點穩就業,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為重點穩金融,以加快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培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為重點穩外貿,以積極探索市場化招商運作方式、建立重大項目直通車服務機制為重點穩外資,以抓好一批高品質的産業、交通、資訊重大項目為重點穩投資,以鼓舞和提振市場信心為重點穩預期。

  實現“穩”,最終落腳點在市場主體和基層基礎上。企業穩則經濟穩,企業強則經濟強。要密切關注企業的生存狀態,推動國家減稅降費政策逐條落實到企業,堅決清理和規範涉企收費,讓企業實實在在得益受惠。要及時分析研判增值稅稅率下調後各地財力狀況,避免為了保財政而出現收過頭稅、引稅協稅、過度稽查等問題。企業自身也要切實履行安全生産和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依法依市場規則組織生産經營,共同維護穩定良好的秩序。要更多地關注基層基礎工作,推動資源下沉、力量下移,切實減輕基層負擔,不斷提高基層治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水準,夯實全面小康的社會穩定根基。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