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帶一路”讓世界搭乘務實共贏的“中國快車”

2019-04-22 13:13: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字號

  承載世界期盼,4月相約北京,共謀“一帶一路”建設大計。

  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全程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會後,習近平主席將向中外媒體介紹峰會成果。

  駝鈴悠悠傳千古,絲路合作譜新篇。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需求不振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經濟走出危機陰霾、實現強勁復蘇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動能,自提出以來便得到沿線國家及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

  開放包容、務實進取,“一帶一路”贏得全球點讚。尼泊爾總統比迪亞德維班達裏就説道:“習近平主席以新的方式讓古絲綢之路煥發生機,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歡迎。”聯合國秘書長也多次表示,“一帶一路”對聯合國消減全球貧困人口具有重要的意義。世行報告更是明確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全球貨運時間平均減少1.2-2.5個百分點,全球的貿易成本將會降低1.1-2.2個百分點。

  “一帶一路”倡議雖然來自中國,但成效卻惠及整個世界。歐洲的紅酒、火腿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中國小龍蝦走進俄羅斯世界盃……六年來,中國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總額已經超過6萬億美元,同沿線國家共建的82個境外合作園區也已為當地創造了將近30萬個就業崗位。從無到有,由點及面,“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讓各國人民從不斷孕育的合作機遇中有了更多“獲得感”。

  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中國力量”是推石上坡的重要引擎。“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來,我國不斷放寬外資準入政策,營造高標準國際營商環境,吸引沿線國家來華投資。2018年1-12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投資同比增長13.2%。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進展順利,中泰鐵路一期工程合作推進,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4000列……越來越多的沿線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實現了自身發展。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不是私家小路,而是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包括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在內,140多個國家、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參會。論壇發佈圓桌峰會聯合公報,達成279項成果,截至2018年底269項成果已完成或轉為常態化工作,10項正在推進,落實率高達96.4%。

  共商、共建、共用,織密“命運共同體”。回望首屆高峰論壇,習近平主席同各國領導人一道,擘畫了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藍圖。即將拉開帷幕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規格更高、規模更大、活動更豐富,將舉辦12場推動務實合作的分論壇,還將首次舉辦企業家大會,為工商界對接合作搭建平臺,相信也必能推動與會國家和地區加強互聯互通,為聯動式發展注入新的能量。(晨曦)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