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際銳評】特朗普首次跟卡特聊中國 打臉“蓬佩奧”們

2019-04-17 16:17: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線上
字號

  美國前總統吉米 卡特星期一(15日)透露,特朗普總統兩天前首次給他打電話,想跟他聊聊中國。卡特説,特朗普告訴他,非常擔心中國超越美國,而他的回答是並不擔心那個時刻到來,並指出美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而中國沒有在戰爭中浪費一分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走在我們前面。”

  在最近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代表的一些美國政客滿世界污衊構陷中國之際,卡特先生——這位曾在任內完成美中建交大業的前總統的這番言論,清醒而理性,展現出美國一位資深政治家的戰略眼光和對美國國家利益的高度責任,這足以讓那些懷揣私心、不顧國家利益的美國政客們無地自容、慌髮發虛!這也説明:在如何處理中美關係問題上,以美國前政要為代表的有識人士仍是一股重要的力量。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特朗普總統在執政兩年多、經歷坎坷之後,首次給卡特先生打電話,並直言不諱地説出了內心的焦慮,探討正確的對華政策。這種焦慮其實可以理解。畢竟,美國當世界老大當太久了,它不習慣有被人追趕的緊迫感。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已突破9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美國的焦慮與疑心就更重了。這種情緒被華盛頓對華強硬派所利用,他們想借此獲得更大的政治活動舞臺與上升空間。在他們懷揣一個唱本的鼓噪下,美國已漸漸背離了40年前中美建交時的初心,不僅抽離了美中作為世界大國應共擔的全球責任,也將中國定性為戰略競爭對手,併發動對華貿易戰、污名戰。

  然而,一年多來的中美關係進程變化表明,美國這種硬性打壓中國的做法,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反而驗證了卡特先生的多次警告:中國對美國繁榮至關重要,“當我們無法與中國好好相處時,這會傷害我們兩國,不是只有中國,也會在經濟上損害美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發佈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美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0.2個百分點至2.3%,而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至6.3%,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被上調經濟增速預期的國家。這一結果,超出了美國對華強硬派的預料,也讓美國政府坐不住了:看來,與中國硬杠、實施打壓,改變不了美國相對實力下降的事實,反而會使自身受損。

  那麼,怎樣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呢?卡特先生給出了極具戰略智慧的建議:美國不要把很多財力花在不必要的戰爭上,不要總希望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如果拿出3萬億美元(軍費開支)投入到美國的基礎建設中,很有可能還剩下2萬億美元。我們會有高速鐵路,橋梁不會倒塌,道路會得到妥善維護,教育體系將和韓國或香港地區一樣好。”

  顯然,放棄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民眾福祉為根本,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才是美國“再次偉大”的根本之道。至於中國,它的發展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並不是想挑戰誰或取代誰。因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和為貴”,從未有侵略的基因,而是希望與各國“共商共建共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願意為此與美國共同承擔起大國應有的責任。

  中美之間有競爭很正常,但這應該是一種良性競爭,即競爭力來自自身的不斷發展強大,而不是靠一味打壓對方。人們注意到,特朗普總統最近就美國部署5G時表示,5G是一場美國“必須取勝”的競賽。而在兩個月前,他呼籲美國公司通過競爭在5G領域獲勝,而不是靠封殺當下更先進的技術。果真如此,那它就是中美之間進行良性競爭的正確姿態。

  作為美國第39任總統,卡特先生回憶説,他在白宮期間完成的最有長遠意義的重要成果,“就是把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正常化”。作為美國第45任總統,不知特朗普先生未來在回憶自己的白宮歲月時,是否也有類似自豪的評價呢?(國際銳評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