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長征精神的種子在脫貧戰場開花結果
80多年前,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轉机戰雲南,紅一方面軍在雲南經過16個縣境,紅二、六軍團在雲南經過27個縣境,在雲嶺大地留下了不朽的足跡和永恒的記憶。
80多年後,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紅軍長征不怕犧牲不畏艱難的精神激勵著雲嶺兒女戰勝貧魔,紅軍長征在雲南走過的地區,成為雲南脫貧最快的地區之一。在去年雲南首批脫貧摘帽的15個縣中,紅軍長征走過的縣就有7個。在雲嶺春暖花開的日子,記者走進紅軍播下革命火種的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感受一粒粒長征精神的種子在脫貧戰場開花結果的故事。
柯渡遺址
紅色旅遊火起來
紅軍長征兩次路經尋甸,中央軍委在尋甸縣七星鎮魯口哨發佈了“4 29”渡江令,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駐在柯渡鎮丹桂村指揮作戰,寫下紅軍戰爭史上傳奇的一筆。2018年,尋甸縣在新時代再爭榮光,成為雲南首批脫貧摘帽的15個縣之一。
今年3月中旬,記者來到柯渡鎮丹桂村。村裏的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建於1974年,近10多年來,到紀念館參觀學習的人逐年增多。“現在一年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們在這裡瞻仰紅軍總部遺址、重溫入黨誓詞、唱紅歌、上黨課,‘七一’前後每天都要接待60多個單位團隊。”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館長馬繼功説。
作為全國紅色精品旅遊線路,去年約有70個省內外團隊來柯渡參觀。附近的年輕人也喜歡來紀念館拍婚紗照。去年昆明市新華書店還在丹桂村創辦了雲上鄉愁書院。
紅色旅遊給丹桂村帶來了火爆的人氣,也帶來了發展服務業的新機遇。
“我的農家樂每年接待遊客1萬多人,營業收入近50萬元,還招了兩個貧困戶來打工。村裏還有兩家農家樂,收入也跟我差不多。”丹桂村小組長楊廷發説。2006年他最早在村裏開起了農家樂。從柯渡集鎮到丹桂村幾公里的路上,分佈著50多家餐館,帶動了當地餐飲業和養殖業等。
除了發展旅遊,丹桂村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引導貧困戶發展産業脫貧,全村2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丹桂宏達養殖合作社,發展生豬養殖和肉牛養殖。去年全村312戶脫貧,每人平均純收入7600元。
2017年,丹桂村成為全國文明村。2017年以來,尋甸縣打造以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魯口哨“4 29”渡江令發佈地革命老區幸福鄉村建設為核心的紅色旅遊精品,建成全省愛國主義教育重要陣地,努力實現紅色旅遊産業化經營,推動脫貧攻堅。
長征沿線
菊花菜花香起來
一片片橘紅色、一片片粉紅色,寬敞的大棚裏開滿了非洲菊。這是尋甸縣柯渡鎮新村200多畝花卉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楊忠朝介紹:“這裡的非洲菊一年四季開花,可以採摘四次。花直接賣到北上廣等大城市,一年銷售收入600萬元。”
4年前,長期在昆明鬥南賣花的楊忠朝來柯渡租地種花,成立了花卉種植合作社,帶動139戶貧困戶入股,村民們不僅有租地收入,又可到基地打工,月收入2000多元,入股的年底還可以分紅700元。
當年紅軍從柯渡向西翻越一座大山,來到尋甸縣雞街鎮宿營。雞街鎮有個紅軍長征紀念亭,亭內石碑上記載了一個“紅軍號”的故事:一個叫朱仕光的村民救助了一個小紅軍號兵,小紅軍追部隊時把軍號留給了朱仕光,後來這把軍號收藏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今天的雞街人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同樣勇於開拓和擔當。
“在尋甸我們可以全年種菜,一年收穫6次,目前這裡已經是全國較大的西餐蔬菜種植基地。”尋甸福邦農業公司基地負責人潘康全説。在他身後,是幾乎覆蓋半個雞街壩子的1500畝種植西餐蔬菜的白色大棚。在育苗區,機器流水線自動化上袋育苗,1小時可育苗5萬多株;在種植區,各種西餐蔬菜茁壯生長;在包裝區,工人們正在整理各種蔬菜,裝箱上車,一輛輛貨車在裝滿蔬菜後將奔赴粵港澳。
“我們村去年就脫貧了,村裏有5個人來這裡打工,1天能掙80元。”基地附近古城村婦女凡次燕邊修整蔬菜邊説。
西餐蔬菜種植基地是雞街鎮從廣東引進的産業脫貧項目。公司每年向雞街380戶農戶支付土地流轉費230萬元,其中貧困戶160戶;每天用本地工人300多名,一年支付工資超1000萬元,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近幾年來,尋甸縣遴選187家農業企業(合作社、大戶)採取“黨支部+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等方式,發展煙、薯、菜、畜、禽等特色産業,實現每個貧困村有1至兩個主導産業,每個貧困戶有1至兩個産業增收項目,帶動貧困戶30500戶,戶均增收1850元以上。
金沙江畔
萬人新村建起來
1935年,紅一軍團經過元謀縣,準備在江邊鄉龍街渡口過金沙江,後改往皎平渡過江。至今龍街村還保存著“大家都是中國人,要攜起手來共同抗日去”等紅軍標語。
今天,元謀人民正在熱壩荒坡上的甘塘安置點建設一個萬人移民新村,打造“中國傈僳族第一村”,距縣城僅5公里。以村組為單位的一個個易地扶貧搬遷移民村寨早已建成,從金沙江兩岸的姜驛鄉和江邊鄉搬遷來的934戶3497名傈僳族村民去年底全部入住,其中貧困戶580戶。姜驛鄉是雲南省唯一在金沙江北岸的一片飛地,連接姜驛鄉和江邊鄉的是金沙江紅軍渡口龍街渡,兩鄉搬遷地區是傈僳族群眾聚居地,交通閉塞、災害頻發,十分貧困。
記者近日走進甘塘安置點姜驛鄉畫匠村移民村,只見一棟棟新房整齊排列,有些村民正在鋪水泥地,有一戶擺了酒席,正宴請親朋好友,村莊忙碌而又喜氣洋洋。58歲的村民李如貴和老伴正在用水泥抹外墻,他笑著説:“以前在高山上乾旱缺水,住的是土掌房,現在搬來這裡生活方便,兒子就在附近縣城打工,蓋房子花了14萬元,政府補助了13萬元,感謝政府!”
“以前在姜驛老家送孩子上學要走一二十公里,看病更遠,搬來這裡後,離學校、醫院都很近,我和媳婦在附近的蔬菜基地打工。”白果村村小組長李愛平説。
李愛平説的學校醫院就在半裏外另一個移民村寨旁,具有傈僳族建築風格的小學、幼兒園、衛生所已建成使用。為讓搬遷群眾有長久收入來源,元謀縣確保每人平均1畝耕地,每人平均0.3畝由農戶自己種菜種糧,每人平均0.7畝土地用於統一流轉,以熱帶水果科技園區和傈僳族多彩民族文化為依託,打造傈僳族特色小鎮。
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將於今年底蓄水,元謀縣有4個鄉鎮11255人需移民搬遷,一部分搬遷到甘塘安置點,目前正在熱火朝天建設新房,今年6月底前將建成入住,屆時甘塘將成為6000人的移民小鎮,著名的貧困鄉姜驛鄉也將摘掉窮帽。
越來越多的紅軍長征沿線地區的群眾通過發展特色産業、紅色旅遊和易地搬遷率先脫貧,為雲南近3年實現37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上了激蕩人心的賀禮。
(光明日報記者 張勇)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14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