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國土綠化,托起百姓滿滿的“綠色幸福感”

2019-04-09 14:23:00
來源:南方網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8日上午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要發揚中華民族愛樹植樹護樹好傳統,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4月9日《人民日報》)

  在“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的當下,生態興,則文明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國土綠化,離不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衰,則文明衰,沒有國土綠化,生態文明建設就無從談起,敬畏自然、和諧共生更會成為泡影。植樹造林,作為國土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性工作,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呵護自然、造福人類,提升百姓“綠色幸福感”的重要之源。

  國土綠化,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土綠化高度重視,明確指出,我國總體上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生態脆弱的國家,植樹造林,改善生態,任重而道遠,要著力推進國土綠化。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作出了“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的部署和要求,為山川披綠,為大地添色,綠化美化我們的幸福家園。

  春風吹拂處,新綠綻枝頭。時下,正是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全民義務植樹,是全社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最直接、最具體、最有效的形式,也是“開展國土綠化行動”的重要抓手,更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土綠化成功之路。黨和國家領導人率先垂范,堅持每年都要參加義務植樹,為國土綠化履行公民義務,這既是一種引領、也是一種示範,更是一種感召。一個綠樹成萌的優美環境,既是百姓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優質選擇,又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準,也是體現高品質發展的形象性標誌。

  要推動國土綠化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必須站在既要著力美化環境,又要增進人民福祉的高度來認識國土綠化,把全民義務植樹與城鄉園林綠化、道路綠化、庭院綠化、村屯綠化建設等相結合,不斷豐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內容。各級各部門、尤其是領導幹部要身體力行,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在造林規模上自我加壓、在造林品質上自我加壓、在造林成效上自我加壓,通過帶頭抓、具體抓、靠前抓、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政策保障、解決重大問題等方式,確保國土綠化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要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必須跳出以往單純的植樹造林思維模式,放寬眼界,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把“國土綠化行動”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污染治理、城市創建等各項工作之中,開拓幹部群眾參與國土綠化行動的時間與空間。要廣泛動員幹部群眾採取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等多種方式,履行植樹義務,參與義務植樹,聚力國土綠化。

  要推動國土綠化不斷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必須把植樹造林與愛樹護林統一起來,絕不能出現“春天種,夏天黃,秋天死,冬天進灶膛,來年植樹節再忙”;“年年植樹不見樹,歲歲插柳不見蔭”;植樹變植“數”、造林變造“零”等現象。要把幹部群眾的觀念從單純的“植樹”轉化為“既要植樹更要護樹”,切實加強林木保護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和防亂砍濫伐工作,提高造林綠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只有用心植樹、精心護樹,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美好風光的嚮往真正落實到國土綠化中,才能在年年歲歲,日積月累中,用國土綠化托起百姓滿滿的“綠色幸福感”,讓幸福生活同美好環境融為一體。(南方網林偉)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