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家書鋪就七十載跨海尋親路 臺灣老奶奶實現亡夫遺願回湖南

2019-04-09 13:4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長沙4月9日電(記者張玉潔)為完成與丈夫的約定,今年清明,75歲的臺灣老人陳蔡月子終於在女兒陳湘華陪同下踏上了丈夫的故鄉——湖南邵陽。

  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大陸。之前,在大陸公益機構幫助下,陳湘華通過父親留下的二十封家書找到了父親的家鄉,完成了父親的遺願,也再次堅定了陳蔡月子“守約”的決心。

  7日,在登上回臺班機前,陳蔡月子向記者訴説了她和丈夫跨越世紀、跨越海峽的約定。

  陳蔡月子的丈夫陳金南是湖南武岡人。1949年,陳金南隨部隊遠赴臺灣,與親人失去聯繫。1966年,陳金南與臺灣姑娘蔡月子相愛結婚。在陳蔡月子的記憶中,丈夫一輩子最惦記的就是家鄉和親人。

  “他經常跟我説起他的媽媽,還有他家鄉的樣子,總説有機會一定要帶我回去看看。”陳蔡月子説。對於從小在臺灣嘉義長大的她而言, “湖南”是地圖上的兩個漢字,沒有切身的感受。

  在臺灣的日子,陳金南曾多次嘗試給老家寫信,但在當年特殊的年代,這些書信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迴響。

  直到1984年7月1日,陳金南離開大陸整整35年後,終於收到了一封來自家鄉母親的回信。“我從沒見他那樣興奮過。”陳蔡月子説,那天丈夫將信反覆看了幾十遍,拉著妻兒説,一定要回去!

  四年後,陳金南終於有機會回到湖南,卻得知母親早已離世,是家鄉親人不想讓他傷心,才請別人代筆以他母親的口吻寫下了那封家書。

  “那次回來後,他心情一直不好,總盯著家鄉帶回的花生嘆氣。”陳蔡月子説,為了讓丈夫寬心,她和丈夫約定等他退休後就一起回鄉認祖歸宗。

  沒想到,陳金南1992年患上重度中風,無法言語。既要工作又要照顧丈夫和四個孩子,陳蔡月子那段日子每天像“打仗”一樣忙碌,回鄉的事情也再未提起。

  2001年,陳金南病逝。之後,陳蔡月子和兒女曾想過替陳金南完成遺願,無奈記錄丈夫家鄉資訊的二十封家書在多次搬家中“失蹤”了。

  直到2017年10月,陳湘華無意中找到了父親塵封多年的家書,並輾轉通過大陸一家公益機構找到了父親的家鄉——湖南邵陽縣金稱市鎮大興村。去年7月,陳湘華帶著家書和一枚父親最喜歡的印章回到故鄉,將印章埋在了爺爺奶奶墳前。

  “湘華那次回去和親人們拍了很多照片,有個小朋友跟湘華弟弟小時候長得一模一樣。”陳蔡月子笑著説,“那是湘華三堂兄的孫子,他要叫我太奶奶。”

  也是因為女兒那次回湖南,陳蔡月子決定今年清明一定要回到丈夫家鄉祭祖,完成他們的約定。“我現在還能走動,一定要回去看看!”她説。

  “媽媽的腿以前受過傷,經常痛,現在走路也不方便。”陳湘華説,媽媽年紀大了,平時又很少出遠門,兒女擔心讓她回來會不會太辛苦。

  但陳蔡月子態度很堅決,兒女也拗不過她。

  4日晚,在經過近四小時顛簸後,陳蔡月子終於來到長沙,5日一早便乘坐高鐵趕往邵陽。

  那天,陳湘華父親大家族裏的孩子們得知陳蔡月子要回鄉,也都紛紛從全國各地趕來相見。“有專門從寧波、深圳趕來的,還有邵陽市區回來的,那天總共有3台車到車站接我和媽媽。”陳湘華説。

  知道陳蔡月子喜歡花,陳湘華的幾個堂兄和侄子們專門買了一大束花。“車站聽説我們的故事後,破例讓兩個堂兄上了站臺。”陳湘華説,她和媽媽提著大包小包一下車就看到堂兄們捧著一大束花向她們招手。

  那一瞬間,陳湘華和陳蔡月子的眼淚奪眶而出,親人們相擁而泣。

  在親人帶領下,陳蔡月子終於來到大興村,完成了31年前和丈夫的約定。

  在陳湘華三堂兄的院裏,陳家直系和旁系五代,50余人一起等待著素未謀面的長輩。“現在我媽媽這一輩的長者就只剩下她了,所以大家都把她當寶貝一樣。”陳湘華笑著説。

  陳蔡月子一下車便被大家簇擁著來到客廳,孩子們一個個過來給她打招呼。

  “從來沒有這麼享福過!我走到哪都被大家圍著,給我打傘、扇風,生怕我受傷,簡直像‘皇帝’一樣的待遇。”陳蔡月子告訴記者,雖然以前從沒見過丈夫的這些親人,但這次相見讓她終於明白為什麼丈夫幾十年來始終堅定要回家。

  這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我活到七十多歲,從沒見過這麼熱情的親戚,他們的真心讓我特別感動!”陳蔡月子説。

  在家鄉的兩天,陳蔡月子替丈夫祭了祖,為陳湘華的二堂兄過了生日,晚輩們還專門手抄了一本家譜給她帶回臺灣。

  臨走時,湖南親戚們恨不得將家鄉所有的特産都給陳蔡月子帶回去。“我們怕超重不肯拿,他們還偷偷往我們包裏塞。臨走前,親戚們千叮萬囑讓媽媽多保重身體,讓我們以後常回來看看。”陳湘華説。

  “我會好好保重身體,我答應他們,後年清明湘華弟弟這邊所有人都齊了,我們要一起再回來。”陳蔡月子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