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羅炳輝:打造“戰略輕騎”的人民功臣

2019-04-09 10:1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新華社昆明4月8日電(記者王研)“你應該愛惜自己,努力工作學習,繼承遺志,以紀念你父親……”這封陳毅元帥的親筆信,如今作為國家二級文物,靜靜地躺在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文物管理所。不久後,它將出現在提升改造後的羅炳輝將軍紀念館,與其他文物史料一起,向世人傳遞軍事家羅炳輝將軍的英雄事跡和不朽精神。

  羅炳輝,1897年出生在雲南彝良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15年入滇軍當兵,作戰勇敢,從士兵升至營長,參加了討袁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因對軍中腐敗現象不滿和對舊制度的仇恨,他很快接受了進步思想,于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11月,他率部起義,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歷任團長、旅長、縱隊長、軍長等職。

  在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中,他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指揮所部參加了龍岡、廣昌、蓮塘、南雄水口、建黎泰、黃陂、草臺崗等戰役戰鬥,連戰連勝。在完成艱險任務中,他智勇兼備,屢立戰功,曾獲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頒發的二等紅星獎章。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不久,他擔任紅9軍團軍團長,率部參加廣昌保衛戰,並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出征過閩江。1934年10月率部參加長征,途中屢擔重任,掩護中央機關和紅軍主力北上,表現出高超的指揮藝術。中央軍委讚譽紅9軍團為“戰略輕騎”。

  全面抗日戰爭初期,羅炳輝曾以八路軍副參謀長名義,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從事統一戰線工作。1939年任新四軍第1支隊副司令員、第5支隊司令員,率部開闢皖東抗日根據地。1940年後任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5支隊司令員、第2師師長兼淮南軍區司令員等職,為鞏固和擴大淮南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羅炳輝任新四軍第二副軍長兼山東軍區副司令員。雖身患重病,他仍親臨前線部署作戰。1946年6月21日在蘭陵突然病情惡化,不治逝世。羅炳輝用畢生的精力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犧牲個人的一切利益,最熱誠努力地為民族獨立、自由解放而鬥爭,尤其要為勞動大眾的解放和利益,以真理、正義、公道為人類的幸福而鬥爭。”

  “羅炳輝將軍逝世後,陳毅元帥寫給羅炳輝將軍大女兒羅鎮濤的這封信,是我們的鎮館之寶。”羅炳輝將軍紀念館館長王科星介紹。早在1988年,彝良縣就設立了羅炳輝事跡陳列室,1997年更名為羅炳輝將軍紀念館。30多年來,平均每年接待遊客15萬人左右。目前,紀念館正在進行提升改造,將增加聲光場景模擬等更先進的科技手段,以更好地向世人展現羅炳輝將軍的光輝業績和崇高風範。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09日 03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