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與世界製造強國攜手創造未來——漢諾威工博會之“中國印象”

2019-04-07 10:1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德國漢諾威4月6日電 特稿:與世界製造強國攜手創造未來——漢諾威工博會之“中國印象”

  新華社記者李萌 張遠 張毅榮

  “中德企業在市場上有競爭,但我們更是朋友,”德國菲尼克斯電氣集團高管羅蘭本特在2019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工博會)上説,“我們與中國市場實現了雙贏,因為我們不僅希望在中國銷售産品,更想與中國夥伴和客戶一起開發未來市場。”

  在剛剛閉幕的漢諾威工博會上,中國再次成為這場全球工業盛會的焦點之一,全球工業界的領袖和專家分享對中國的印象,關注中國給製造業和世界帶來的變革與機遇。

  進取的中國精神

  德國“工業4.0”顧問埃伯哈德法伊特説:“以前大家總覺得只能去中國生産簡單産品,但現在已經完全擺脫了這種落後觀念,很多企業都會把最新産品拿到中國去生産,甚至是超前一代的産品。”

  據介紹,本屆工博會以“融合的工業——工業智慧”為主題,人工智慧、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新能源和交通等成為博覽會的亮點。中國華為、海爾、航太科工等世界級大型企業的展區裏,參觀者紛至遝來;展區內的工作人員用德語、英語或者漢語耐心地介紹最新的技術産品,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

  在華為展區,白色的5G新一代小基站備受關注,參觀者裏既有採購商,也有許多專業技術開發者。一位來自英國的採購商説,華為提供的5G覆蓋解決方案很不錯,中國有這樣的企業,確實令人尊敬。

  展會主辦方德意志會展公司董事會主席約亨科克勒介紹,本屆工博會共吸引了75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家參展商,中國參展商數量達到約1400家,僅次於東道主德國。

  “我們需要和朋友一起去創造更大的價值,建立讓雙方都長期受益的合作,”本特説,“中國人對於新生事物的激情和進取精神,是我們必須要學習的。”

  可靠的中國夥伴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經理羅伯特赫爾曼表示,2018年中德雙邊貿易規模可觀,相互投資的信心不斷增強。中德兩國高層互訪更是讓雙邊關係得到長足發展。目前中德兩國企業合作項目中智慧製造大約佔40%,在“工業4.0”方面雙方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華為德國副總裁陸傑表示,華為與德國企業開展了持久廣泛的合作,促進了當地就業。此外,雙方還共同去開創一些新市場,把市場蛋糕做大,這具有重要意義。

  在西門子展區,展示著最新工業數字化技術産品。本屆工博會期間,這家與中國市場有著悠久合作歷史的世界工業巨頭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在中國正式推出西門子工業雲服務。這套基於雲的物聯網系統,可為設備和企業提供數據連接選項、應用程式、數據分析能力等一系列服務。

  “中國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市場,”西門子集團運動控制業務部負責人沃爾夫岡霍伊林説,“如果合作夥伴能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技術和理念,雙方就會有更大的合作空間。未來在現實與虛擬世界交互的領域,我們和中國夥伴可以一起給世界創造更多價值。”

  自信的中國青年

  “十多年前來參加漢諾威工博會,有種朝聖的感覺,很多技術和理念都沒聽過,讓人感到震驚。”一位中國通信行業參展商回憶説。如今,面對歐洲同行,中國企業多了一份自信和沉穩。攜手合作是中歐企業間更多提及的詞彙。

  面對工博會上擁有百年積澱的老牌工業國家,中國的自信不僅來自華為、海爾這些世界級大型企業,也來自數量更加龐大、充滿朝氣的中小創新企業。

  在機器人展館的一處展位,一排排黑色的橡膠爪柔順地開闔,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這一展品來自中國蘇州的柔觸機器人科技公司,一家由80後和90後員工組成的科技創新企業。創始人張帆曾在德國學習工作八年,後來回國創業。面對來自全球的同行,這位中國小夥自信從容。

  “很多同行都來詢問我們的技術,包括著名的雄克機械手也來了好幾撥人,”張帆説,“我們都大大方方給他們介紹,大家到這裡就是來尋找未來合作夥伴。”

  “不擔心未來競爭,因為我們帶來的是全新的東西,整個展館裏獨一無二的技術,未來這將會創造增量價值,而不是要替代誰。”張帆説,中國與德國相互尊重,按照市場規則自由合作競爭,一起為世界創造增量價值,這是最好的狀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