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更加開放中堅定邁向高品質發展——聆聽發展高層論壇到博鰲亞洲論壇的世界迴響

2019-03-29 19:1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海南博鰲3月29日電 題:在更加開放中堅定邁向高品質發展——聆聽發展高層論壇到博鰲亞洲論壇的世界迴響

  新華社記者申鋮、吳雨、王存福

  又逢春日,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東方。

  2019年全國兩會剛過,被視為中國與世界“對話”平臺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相繼舉行。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一年前,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向世界宣示了新時代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和重大舉措。

  一年來,將迎來70週年華誕的新中國正以更大力度改革開放再出發。碰撞,激蕩……透過兩大論壇上的世界迴響,人們清楚聆聽了中國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強勁足音。

  中國信心:“穩定之錨”助世界經濟消減不確定性

  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草長鶯飛;千里之外,博鰲萬泉河邊,椰林蔥郁。

  這兩種不同的風景,對於全球領先制藥公司阿斯利康的董事長雷夫約翰森來説,卻十分熟悉。

  “這兩大論壇是了解中國新動態、加強溝通合作的重要平臺,我已經參加過十多次了。”剛剛參加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從北京直奔博鰲的約翰森説,中國擁有龐大的醫療健康市場,未來經濟依然有很強的增長潛力。

  同樣創辦于千禧年左右,歷經時間洗禮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對很多出席論壇的海內外政商名流、知名專家學者來説,是觀察和深度了解中國的窗口。

  “中國已成為我們身邊最大的市場和合作夥伴。”菲律賓眾議長阿羅約的話道出眾多與會嘉賓的心聲。

  面對國際形勢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世界把目光投向中國,看中的正是一直以來中國經濟“穩定之錨”的擔當。

  “中國不僅是全球經濟最大的‘發動機’,也是最大的‘減振器’。”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説。

  多位與會學者和業內人士表示,縱觀全球,中國經濟正在並將始終扮演重要角色。

  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説,去年中國經濟增速略有放緩,其中有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的因素。儘管如此,6.6%的經濟增速在國際上仍處於較高水準,對世界經濟增速的貢獻率仍為30%左右。

  今年初,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了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世界經濟面臨壓力,中國經濟走勢備受關注。

  “我認為中國經濟仍將平穩向好。值得關注的是,通過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等一系列舉措,中國經濟已呈現出新的動能。”波士頓諮詢公司全球主席漢斯保羅博克納説。

  “未來十年,即使增速放緩,我判斷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仍會快於發達國家。”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凱爾德堅定地説。

  中國動力:科技創新為高品質發展加速

  “人工智慧如何重塑社會”“數據:有待開發的巨大資源”“AI+時代來了嗎?”……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和博鰲亞洲論壇的分論壇上,科技創新都是最受關注的焦點話題,場場座無虛席。

  在世界經濟面臨挑戰、復蘇乏力的形勢下,新的增長點在哪?

  向創新要動能、向科技要動力,成為論壇上參會嘉賓們的普遍共識。

  “沒有比創新更好的辦法來推動增長,我們必須要做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説,在過去20年中,資訊通信技術和各種新技術對每人平均收入增長的貢獻已佔到3成。

  轉型關鍵期的中國經濟出路在何方?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看來,中國迫切需要提升生産要素的效率。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技術創新是必由之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持續“更新中”的中國讓世界有了更多期待。

  一排排不同品牌的智慧網聯汽車編隊駕駛、應用5G技術的遠端診療及急救、16路4K高清同傳及沉浸式VR實景直播……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多家企業展示的創新技術是中國經濟新動能加快成長的一個縮影。

  ——這是一種“蝶變”。傳統産業因創新煥發生機。

  “聯想大數據團隊正在幫助一家石化企業實現智慧化生産,提高原油轉化汽油的收益率,一年凈利潤可提升5000萬元以上。”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分享了創新為産業賦能的故事。

  ——這是一種“催化”。新興産業因科技加速成長。

  “人工智慧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科技的一張名片。”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袁輝説,如果將這一新技術與服務、製造、金融、政務等行業深入融合,産生的效益和影響將抵達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進一步促進高品質發展。

  ——這是一種“磁吸”。對眾多外資企業而言,吸引他們紮根中國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這裡擁有創新沃土。

  作為美國如新集團的子公司,如新(中國)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在中國發展已經超過20年,其大中華區資深副總裁李潮東説:“我們在全球建有兩大研發中心,其中一個就在中國。去年我們在中國追加了投資,正是看好中國持續優化的研發生産和創新環境。”

  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表示,中國正從戰略市場轉向全球價值創造中心,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庫。未來寶馬不僅會在中國生産電動車,還會把“中國製造”出口到其他市場。“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創新將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擔當:深化改革開放 謀求合作共贏

  兩大論壇,一個熱詞,“一帶一路”不約而同成為焦點。

  論壇舉行期間,中國和義大利、盧森堡接連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引起了極大關注。

  “作為七國集團成員,義大利率先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把貽誤的時間補回來。”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傑拉奇説,歐洲國家是願意加入“一帶一路”的,希望抓住發展機會。

  自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加大,一系列重大舉措陸續落地,覆蓋簡政放權、加力減稅降費、放寬市場準入、改善投資環境、主動擴大進口等多個方面。

  擴大減稅降費規模、出臺外商投資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力度有增無減。

  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李克強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再次宣示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

  “我們將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法規,確保年底前完成,明年1月1日與外商投資法同時實施。”

  “我們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我們將持續擴大金融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對外開放。”

  ……

  多位與會嘉賓表示,通過推動更高水準的改革開放,中國將與世界分享更多發展紅利。

  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夏傑思説,當一個經濟體與其他經濟體合作,並向全球市場開放時,會帶來很多驚喜。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驚人的發展可能就是最好的例證。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今年中國向亞洲、向世界發出多份“邀約”背後,是一個開放中國走向更加開放的決心。

  “共同的命運將我們牢牢捆綁在一起。”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如此形容開放與合作。他説,這不僅僅對中國發揮潛力很重要,對於推動全球整體經濟繁榮也意義非凡。

  寮國總理通倫認為,無論是大國小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需要走發展之路。各國應當採取共同的行動,通過合作的方式而非對抗的方式,來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

  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已奏響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強音。一個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國,將在自身跑出發展加速度的同時,為全球共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參與采寫:于佳欣、伍岳、鄭明達、陳煒偉)

[責任編輯:雍紫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