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廣西:土地金貴 精準匹配(經濟聚焦)

2019-03-29 11:24: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發展軟環境。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

  如何把金貴的用地指標用在刀刃上?如何讓企業不再為繁瑣的用地審批流程頭疼?如何為扶貧搬遷項目按期完成爭取時間?廣西創新推行專項用地指標核銷制、用地審批“三級聯審”、扶貧項目“邊建邊報”等政策,提高用地審批效率。

  要問過去投資上項目,什麼最讓人頭疼?

  “當然是用地審批!最繁瑣!” 廣西桂海實業集團董事長王必雲説。

  然而這次,情況變了。“過去整個過程往往需要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現在有了核銷制,感覺辦事不‘卡殼’了,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了,符合相關政策,土地很快就能辦下來。”王必雲連連點讚。

  精準核銷,指標用在刀刃上

  今年初,用地面積約5.25公頃的廣西防城港市桂海跨境電商快遞物流園拿到了自治區政府的用地批文。作為自治區統籌推進的重大項目,在廣西自然資源廳推行的專項用地指標核銷制和建設用地審批“三級聯審”雙重護航下,用地申請僅受理5個工作日後就通過了審查,成為“放管服”改革的受益者。

  用地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要素,建設項目需要用地,但用地指標又是有限的,這個矛盾如何解決?

  面對全國性的普遍難題,過去一些項目“有鍋無米”,一些項目又“有米無鍋”,金貴的用地指標有時反而閒置浪費,令人惋惜。廣西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處處長羅講平告訴記者,這是由於過去用地指標投放不精準、使用效率不高造成的。

  精準,成了解決這一大矛盾的關鍵詞。

  為提高項目用地保障的精準度,2017年5月,原廣西國土資源廳改革用地計劃指標管理,率先試行專項用地指標核銷制度。

  一般的用地審批,用地單位須向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逐級申請用地指標,待指標審核通過並正式下達後,再組織用地報批材料逐級報批。

  推行專項用地指標核銷制後,列入當年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自治區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計劃項目和自治區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項目,不需事先向自然資源部門申請用地指標,可直接組織用地報批材料上報,通過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審查並完成繳費後,直接保障用地指標。

  “這是減少用地審批環節的重要舉措,搭建了土地供給的‘直通車’,確保了急需開工重大項目的及時落地,實現了用地指標投放與急需用地項目的精準配置。”廣西自然資源廳廳長陳建軍介紹。

  精準度提高了,用地審批效率也立竿見影地提高了,特別是列入單獨選址的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審批平均縮減了1個月左右。2017年5月至2018年底,廣西先後核銷了197個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用地,共批准用地指標4560多公頃。

  審批下放,三級聯審疏通堵點

  廣西自然資源廳加快審批權力下放,持續深化自然資源領域“放管服”改革,營造了更加利企降本的建設經營環境。

  2018年11月,廣西授權和委託設區市政府審批鄉鎮批次用地農用地轉用及土地徵收,這是近年來廣西規模最大的土地管理審批改革。同時,廣西優化土地利用規劃修改程式,實行上下級多部門並聯一次性論證,易地扶貧搬遷等6類項目的規劃修改與用地報批同步審查,疏通了項目用地的規劃“堵點”,使全區建設項目規劃修改審批平均縮減了1個月左右。

  實行“三級聯審”,是廣西破解用地審批堵點的關鍵所在。針對用地報批前期工作不紮實、用地報件品質差、履行審查職責不到位等問題,自然資源廳自主開發了全區建設用地“三級聯審”系統,在全國率先實行自治區、市、縣同步聯合審批,促進了“放”與“管”的無縫銜接。

  2018年10月,面積為18.68公頃的貴港市西江保稅物流中心,用地報批材料通過“三級聯審”系統上報後,第三天就通過了自治區審查。面積為50.4公頃的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城北校區擴建項目用地,甚至實現了當天受理當天辦結。

  “作為廣西第二家保稅物流中心,可以説我們趕上了政策創新的好時代。以前即使項目具備了開工條件,也要通過層層審批才能拿到土地,用地剛批下來市場環境又變了。現在只要項目符合條件,馬上就能通過網上報批解決用地難題,及時進入開工程式,對企業來説這項政策真是及時雨啊!”貴港西江保稅物流中心項目負責人鐘高基説。

  一批大規模、強有力的“放管服”改革舉措,提高了建設用地審批效率。2018年,廣西先後下達用地指標1.04萬公頃、批准用地1.52萬公頃,528個自治區重大項目用地實現了應保盡保。

  邊建邊報,扶貧項目有了南丹速度

  1個月完成選址,20天完成徵地,150天內動員1.35萬人搬遷。位於南丹縣裏湖瑤族鄉、佔地約80公頃的“千家瑤寨萬戶瑤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南丹速度”。

  “一年前我還住在大山裏,缺土地缺産業,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連喝水都成問題。2017年6月,裏湖片區安置工程動工,我家被列入搬遷計劃。本以為還要兩三年才能搬出來,沒想到這麼快就建成入住了。遠離了大山惡劣的自然條件,才發現其實致富的門路很多。現在我在村裏做電商,吃穿再也不用愁了。”易地搬遷安置項目給白褲瑤移民何文兵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按照原先項目用地先報後建的政策,項目用地拿不到,就無法施工建設;如果報批完再建設,可能又錯過了施工的最佳季節。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是要和時間賽跑的,如果施工推遲還怎麼按期完成任務?最終的解決之策,是“邊建邊報”。

  突破政策藩籬,要的是勇氣。巧妙佈局,要的更是智慧。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是打好脫貧攻堅戰難啃的骨頭。我們突破土地管理政策藩籬,允許項目用地一邊報批一邊建設,這樣就利用好了項目建設與用地審批的時間差,為按期實現全面脫貧摘帽贏得了時間。”陳建軍告訴記者。

  2016年4月,廣西在全國率先試行脫貧攻堅項目用地“邊建邊報”政策,明確因扶貧搬遷安置需要、當年必須建成安置的移民集中居住區及其配套道路、給排水、供電設施等基礎設施項目,在滿足相關條件的前提下,允許其用地先用後報、邊建邊報。

  如今,南丹縣的白褲瑤群眾把家從大山深處搬了出來,同時也把濃郁的民族風情搬了出來,新家園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黃尚寧參與采寫)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