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進身處旋渦之中的伊朗 與西媒筆下保守的形象不太一樣

2019-03-22 11:2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報道 赴伊朗特派記者 盧長銀】編者的話:要説這個世界上受美國制裁最嚴重的國家,伊朗肯定算一個。從1979年伊斯蘭革命至今,伊朗遭受美國長達40年的嚴厲制裁和封鎖。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再度升級,伊朗在國際輿論場中的熱度隨之升溫。美國新制裁對伊朗影響有多大?是什麼力量支撐著這個沒有特別強大盟友的國家與美國鬥了40年?對許多人來説有些神秘的伊朗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帶著種種好奇與疑問,《環球時報》記者日前走進了這個有著古老文明和特殊現代經歷的海灣石油大國。

  伊朗貨幣大幅貶值對普通人生活影響明顯,比如一名航空機械師的退休金只相當於美元

  “一下成了百萬富翁。”初到伊朗首都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拿著剛用500美元換來的兩摞厚厚的大面額鈔票,《環球時報》記者有點小興奮地向同事炫耀道。仔細數了一下,豈止“百萬富翁”,整整6500萬里亞爾。據了解,自2018年5月美國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以來,伊朗裏亞爾匯率大跌,從1美元兌換大約4萬里亞爾,一路跌到1美元兌換超過13萬里亞爾。

  走出機場,發現這個國家和記者想的不太一樣。伊朗被美國嚴厲制裁了幾十年,原以為該國比較破舊,並且到處能看到意識形態標簽。但德黑蘭給記者的第一印像是,城市挺乾淨,建築物並沒有年久失修的破舊感。雖然特別高的樓很少,但據常駐當地的中國媒體同行介紹,這主要是因為德黑蘭處於地震帶上,要建高層建築需要特別審批。路上的汽車很多,不時會遇上堵車。雖然名牌車較少,大多是伊朗本國生産的汽車或者是歐洲的便宜車,但它們的新舊程度也屬於一般城市的正常水準。據朋友介紹,伊朗對進口豪華汽車徵收的稅費非常高,可能是裸車價格的3倍,所以在伊朗開好車的肯定是很有錢的人。

  美國的制裁還是讓伊朗蒙受了沉重損失,最明顯的現象便是伊朗貨幣裏亞爾大幅貶值,這給當地人的生活造成不小影響。在德黑蘭市一戶普通家庭,72歲的退休航空機械師侯賽因對《環球時報》記者説,由於裏亞爾貶值,他每月的退休金現在只相當於230美元左右,老伴沒有退休金,好在他們有一套房子可以出租,每月另有相當於200多美元的收入。侯賽因自住的房子120多平方米,因地段不錯,裝修較好,現在的價值合每平方米1200多美元。看得出來,若不是匯率貶值,他家的條件應該相當不錯。侯賽因的小女兒目前跟他住在一起,她在一家中國人開的餐廳做大堂經理,收入和父親的退休金差不多。

  侯賽因感嘆道,裏亞爾“如飛機墜落般貶值”,一家人的生活水準不斷下降,許多進口或高檔點的東西都買不起。由於侯賽因老伴身體不太好,他們每個月還要請一次小時工全面打掃房間,花費24美元。

  侯賽因説,中東國家都被美國等外部力量攥在手裏,美國的目的就是製造中東的混亂,從而方便自己賣軍火。特朗普去了趟沙特,就賣了1000億美元軍火,“要是沒有沙特與伊朗的競爭關係,美國就賺不了這些錢”。

  問及這家人對中國的印象,侯賽因説,中國很有活力,什麼都能生産。説話間他從手機裏調出一段建在中國山區的高架橋的視頻,連聲讚嘆了不起。

  在另一戶人家,72歲的法爾瓦提什退休前是一名翻譯,現在的退休金每月不足200美元。他的夫人仍在給一名醫生做助理,收入按目前的匯率算不到100美元。法爾瓦提什和夫人有三個兒子,老大和老三尚未婚娶,所以跟他們住在一起。大兒子是自由撰稿人,小兒子長期失業後剛在一家藥店找到工作。他們家的房子使用面積大概100平方米,目前價值約8萬美元。

  法爾瓦提什一家認為自己的生活屬於德黑蘭工薪群體的中等水準。他們最大的抱怨是物價上漲太快,生活水準下降,牛羊肉等肉類商品越來越負擔不起。晚上法爾瓦提什一家留記者在家吃飯,他們精心準備了一桌當地傳統菜。記者留意到,葷菜很少,有一碗牛肉,分量很小,不像其他菜用大盤盛著。法爾瓦提什一家擔心,隨著3月21日伊朗新年到來,物價可能進一步上漲。這期間出國旅遊的富人增多,對外匯需求增大,裏亞爾説不定還會貶值。

  法爾瓦提什的大兒子因公出差去過中國,非常羨慕中國的發展。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許多普通伊朗人對中國了解還很少,對中國的印象仍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水準。

  與西媒筆下保守的形象不太一樣,其實民眾大多不避諱國家面臨的困難

  匯率大幅震蕩讓倒外匯成了一門有利可圖的生意。在伊朗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的一個路口,記者看到成群喊著“dollar”(美元)的倒外匯的人。不過《環球時報》記者停留的十多分鐘裏,並沒有看見有人來兌換。

  當然,簡單用美元衡量伊朗人的生活水準失之偏頗,因為伊朗生活必需品自給自足率很高,一般國産商品價格的上漲幅度不會像美元兌裏亞爾匯率飆升的幅度那麼誇張。像汽油、馕、牛奶等必需品也有國家補貼。在德黑蘭通往伊斯法罕高速公路服務區內的一家小超市,記者買了3張薄馕約合1.1元人民幣,一瓶1升容量的牛奶約2.4元人民幣。一名當地司機説,普通家用汽車加滿一箱油的花費差不多30元人民幣。由此可見,匯率大跌對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影響不太大,只是像侯賽因那樣經歷過好日子的中産階層感受到的影響更明顯。

  與記者來之前想像的不同,伊朗其實挺開放,給人感覺宗教色彩並不那麼濃厚。走在德黑蘭的街道上,很少看到穿長袍的人。男士大多穿著西服或者夾克,與中國沒有太大區別,只不過女士頭上多一條頭巾。記者走訪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時,看到女性員工佔了一半以上。伊通社社長賽義德齊亞哈什米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伊朗婦女就業率很高,在許多部門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現在大學裏一半大學生是女性。沙特近年剛允許女性駕駛汽車,而伊朗一直允許女性駕車。

  短短幾天時間裏,無論普通百姓還是知識分子,與記者談到國家面臨的經濟困難、貧富差距、腐敗等問題時,大都非常開放,幾乎沒有什麼避諱。從西方媒體上看慣了各種關於伊朗保守、負面的新聞,這一點令記者頗感意外。伊通社社長哈什米對《環球時報》記者抱怨,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往往非常偏頗和負面,對伊朗的報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能真實反映伊朗的面貌。

  由於美國的制裁,蘋果等公司無法在伊朗銷售産品。不過,無論是在德黑蘭還是在伊斯法罕,記者都看到專門賣蘋果手機的商店,價格也跟中國差不太多。記者採訪店員得知,他們的商品多是從阿聯酋等國轉運過來的。

  坐擁1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超過8000萬的人口,石油資源又十分豐富,伊朗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早在1986年,伊朗每人平均GDP就已高達4244美元。可以説,伊朗人是過過好日子的。正是因為美國長期的經濟封鎖,以美元計算的GDP才增長緩慢。反過來美國的封鎖也迫使伊朗努力發展本國産業,伊朗農業不僅能自給自足,而且是凈出口;它是中東地區工業體系最完備的國家。這也是伊朗能長期頂住美國經濟制裁的重要原因。

  伊朗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從德黑蘭到伊斯法罕的高速公路是雙向六車道。雖然和中國的高速公路比起來,伊朗的道路顯得簡陋了點,但路面基本沒有破損,儘管路上大貨車很多。另外路上時不時能看到建築工地,有塔吊、腳手架等,説明這個國家正在建設、發展。

  與美國的敵對、衝突已有40年 然而——“伊朗不是與美國對抗,只是在保衛自己”

  面對美國長期的強大壓力和封鎖,伊朗為何沒有選擇妥協,而是頑強甚至有些倔強地選擇了對抗?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赫拉姆卡西米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的狀況不是伊朗造成的,而是美國造成的。國際社會經過長期談判,好不容易簽署了伊核協議這個重要成果,但特朗普政府採取單邊主義退出協議。“美國的行為違反國際法,也違背信任原則,我們不再相信美國,也不願再跟美國談判。如果再談判,誰能保證美國不再出爾反爾?”

  “我想再重申一點,過去的制裁是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現在的制裁只是美國單方面對伊朗的制裁。”卡西米説,美國的真正目的是到處搗亂,從而加強其地區影響力,“它得了很多好處,胃口卻永遠不滿足。”卡西米説,伊朗見慣了美國在中東製造的各種混亂和悲劇,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伊朗沒有別的辦法。“在美國新的制裁下,我們肯定會遇到一些挑戰,但這不是伊朗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會用自己的智慧來應對和解決。”

  “伊朗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備,應對制裁的能力很強,而且這麼多年下來,它確實摸索出一套應對美國制裁的辦法。”一名觀察伊朗多年的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伊朗有幾千年的文明,在伊斯蘭什葉派中處於旗手地位,一定程度上它的民族性格具備胸懷天下的情結。伊朗認為自己是一個地區性大國,美國應該承認其大國地位與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而不應該對其處處打壓。另外,伊朗歷史上屢遭外敵入侵,這也讓伊朗民族性格中具備一定的悲情色彩。

  “除了嚴控核項目,如今的特朗普政府希望在兩大方向上進一步打壓伊朗。”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一是打壓伊朗的導彈項目,將其導彈能力限制在射程300公里、載重500公斤以內;另一方面是限制伊朗對敘利亞、黎巴嫩等周邊國家發揮影響力。這些舉措都相當於讓伊朗放棄地區大國地位,對伊朗來説是無法接受的。

  “伊朗與美國經歷40年的敵對、衝突,不是我們想對美國有敵意,而是美國不接受我們的獨立性……伊朗不是與美國對抗,只是在保衛自己。”德黑蘭大學教授穆罕默德馬蘭迪對記者説,不管發生什麼,大部分伊朗民眾是支援政府、討厭美國的。馬蘭迪對伊朗政權的穩定性有百分之百的信心。“美國新的制裁反倒團結了伊朗人,讓大家進一步看清,美國不可能成為伊朗的朋友。”

  伊朗能夠頂多久?馬蘭迪對這樣的問題嗤之以鼻。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類似問題已被反覆提出幾十年了,5年前有人這樣問,10年前也有人這樣問。“美國經常説伊朗政權如何如何,但現實是,伊朗現在活得好好的。老百姓可能有各種意見,但對於外交政策,絕大多數民眾是支援的。伊朗不需要別國保護,我們有能力保護自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