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西藏民主改革60年:雪域高原上的新生活

2019-03-22 10:2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西藏民主改革60年:雪域高原上的新生活

  【解説】2019年,中國西藏自治區迎來民主改革60週年。60年來,西藏的歷史發生了變遷,雪域高原上的人們也迎來了新的生活。

  【解説】新春三月的西藏,草木吐新。記者跟隨採訪團走進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乃東區克松村。一進村,索朗次仁説要帶記者去看看他的工廠。廠房的院子裏只堆放著一些新砍伐回來的木材。他説這些寶貝是他做藏式傢具的原料。

  【解説】2015年,因為手藝好,索朗次仁和家人一起做起了傢具生意。

  【同期】西藏山南市乃東區克松村村民 索朗次仁

  一年能掙十四多萬元,拉薩那邊訂單多,還有寺廟訂單很多。

  【解説】一套藏式木櫃售價可達七八千元,索朗次仁家做傢具生意一年可凈賺十幾萬元。這在索朗次仁的父親——74歲的索朗多吉看來,他年輕時絕對想不到會有今天這樣可觀的收入。

  【同期】索朗次仁的父親 索朗多吉

  以前農民只是種地,牧民只是放牧,沒有去打工做生意的想法,如今在好的政策下,思想發生了變化,有了出去打工、做些小生意的想法。

  【解説】目前,索朗次仁的傢具大部分銷往西藏山南市區、拉薩、四川等地,他希望能擴大銷路,未來有條件的話也能做電商。而這些美好的願景,離不開雪域高原上的交通建設。

  【解説】30歲的陳新鋒是拉林鐵路上的一名建設者。拉林鐵路建於西藏拉薩和林芝之間,全線400多公里,穿越多種複雜地勢,建設難度大。2018年,陳新鋒第一次進藏施工。

  【同期】拉林鐵路鋪架工程部部長 陳新鋒

  這邊高寒缺氧,我剛來的時候前幾天是不適應的,頭疼頭暈,上坡會喘氣,喘得厲害。

  【解説】高寒缺氧給陳新鋒這樣的新人帶來極大的挑戰。經過一段時間調整,他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同期】拉林鐵路鋪架工程部部長 陳新鋒

  我們修的是(西藏)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以前這邊沒有這種鐵路,修了這條鐵路首先是方便當地人,也是為了藏區發展得更好,為了想旅遊的人,以後通過川藏鐵路(來這邊)方便一點。

  【解説】拉林鐵路是川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拉林鐵路建成後,將結束西藏東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讓陳新鋒引以為傲的是,他和700多名工友正在建設的是雪域高原上的新未來。

  【解説】在西藏,經濟建設並未阻礙生態改善的腳步。保護生態為當地民眾帶來了穩定的就業和可觀的收入。

  【同期】西藏山南市扎囊縣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工作人員 羅布

  做苗子、澆水、拔草……就這些工作,我們一天有160元工資,一個月能掙4800元。

  【解説】2016年,西藏山南市扎囊縣建立了佔地近萬畝的植物種苗繁育基地,以防風治沙、保護雅魯藏布江。項目通過建立種苗科研區、種苗示範區、生態修復示範區,帶動了周邊700多人就業。而對羅布來説,在高原上種草,最直觀的的感受並不僅是收入的增加。

  【同期】西藏山南市扎囊縣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工作人員 羅布

  以前這裡一颳風全是沙子,他們(植物種苗繁育人員)來到這裡以後,經過種植,這裡變成了綠色的家園,綠色的(環境)就是幸福的(生活)。

  劉媛媛 西藏報道

  責任編輯:【李季】

[責任編輯:楊永青]